经研究决定:
王煌同志任市地方金融监督管理局(市*府金融工作办公室)副局长(副主任)(保留正县级待遇),免去其阜阳合肥现代产业园区管委会副主任职务;
徐斌同志任合肥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投资促进局局长,因机构调整,其原任职务自然免除;董剑波同志任合肥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社区创新管理中心主任(试用期一年,从年8月算起),因机构调整,其原任职务自然免除;
周国祥同志任合肥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半导体投资促进中心主任,因机构调整,其原任职务自然免除;
吴文利同志任合肥经济技术开发区投资促进局局长,因机构调整,其原任职务自然免除;
汪炳章同志任合肥新站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管委会办公室主任,因机构调整,其原任职务自然免除;
安冬梅同志任合肥综合保税区管理办公室副主任,因机构调整,其原任职务自然免除;
*治斌同志任安徽巢湖经济开发区管委会办公室主任,因机构调整,其原任职务自然免除;
刘智同志任安徽巢湖经济开发区投资促进局局长,因机构调整,其原任职务自然免除;
刘晓利同志任安徽巢湖经济开发区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局长,因机构调整,其原任职务自然免除;
潘学文同志任市科学技术局总工程师(试用期一年);
王向荣同志任合肥滨湖科学城管委会规划战略部(行*审批部)副部长(试用期一年);
因合肥新站综合开发试验区更名为合肥新站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原合肥新站综合开发试验区市管干部职务名称自然变更;
因合肥巢湖经济开发区更名为安徽巢湖经济开发区,原合肥巢湖经济开发区市管干部职务名称自然变更。
合肥市人民*府
年11月29日
来源:合肥市人民*府发布
往期回顾速
宣城校区概况
宣城校区由合肥工业大学、宣城市人民*府共同建设,面向全国一本招生。宣城校区的建设是贯彻落实教育规划纲要、推动皖江示范区建设的重要举措,是将国家优质教育资源与地方资源相结合的典型范例,既满足了地方经济发展需求,又为学校的发展提供了新的空间,开创了我国高等教育合作办学的新模式。
宣城校区坐落在宣城市区南部科教创意园区,东临薰化路,西邻彩金湖,南至环城大道,北至文景路。宣城校区依托合肥工业大学学科优势,面向地方经济社会发展需求,高起点、高标准、高质量地进行宣城校区专业建设,依托学校现有的办学优势,以建设适应地方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的专业为起点,逐渐形成与合肥两个校区互为依托的专业布局。学校负责规划筹建、学科建设、专业设置、教学组织、师资队伍、学生管理、质量监督、招生就业等,保证教学计划的实施和学生培养质量。学校组织精干、高水平的教师队伍落地宣城,作为宣城校区教学的中坚力量。宣城校区目前设有机械工程系、材料工程系、计算机与信息系、电气与自动化系、能源化学系、城市建设工程系、生态环境系、物流管理系、经济与贸易系、文法系、英语系等11个系,使用单独招生代码,按专业招生。学生完成学业后,按照合肥工业大学学籍管理规定等有关要求,符合毕业条件的颁发合肥工业大学本科学历证书,达到学位授予条件的颁发学士学位证书。
过程装备与控制工程专业
过程装备与控制工程专业是一个由机械、化学、电学、能源、信息、材料工程等学科交叉融合而成的新型专业,专业口径宽、覆盖面广、工程特色显著、适应性强。专业覆盖“过程”、“装备”、“控制”等工业领域。主要涉及将自然界的各种物质通过化学、物理处理制成产品的过程中用于传热、传质、化学反应及输送所需的先进装备与控制技术。本专业具有“环保装备与工程”硕士、博士学位授权点、“动力工程及工程热物理”一级学科硕士授权点。
培养目标
本专业培养适应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需要,掌握机械工程、化学工程、控制工程等方面的基本知识和技能,初步具备对“高效、节能、清洁”的高新过程装备技术进行研究开发能力,能够从事化工、石油、制药、环保、能源、机电等领域中的过程装备及控制工程的研究、开发、设计、制造和经营管理等工作的高级工程技术人才。
就业方向
毕业生知识面广、工作能力和就业适应性强,可以从事石油化工、能源、动力、环保、轻工、食品、医药、制冷空调、过程装备控制及其自动化等领域的研究开发、生产运行和组织管理等工作,也可以从事相关的教学和科研工作。
学制四年
毕业授予工学学士学位
机械工程专业
机械工程专业是我校办学规模最大的专业之一,其依托的一级学科合肥工业大学“机械工程”学科是安徽省A类重点学科,二级学科“机械设计及理论”为国家级重点学科,并设有“机械工程”一级学科博士后流动站。
培养目标
学生通过在校学习和企业实践,将掌握较为坚实的基础理论、系统的专业知识和充分的实践技能,受到现代机械工程师的基本训练,能在现代制造业领域从事机械产品的设计制造、科技开发、应用研究以及技术管理等方面的工作,成为基础扎实、知识面宽、能力强、素质高,适应国家和地方经济社会发展、适应国际竞争和经济结构调整需要的高水平、高素质的创新型高级专门人才。
就业方向
学生毕业后,可在相关企业或科研单位从事机电产品的设计、制造、科技开发、应用研究和管理工作,或在高等学校及研究机构从事教学及科学研究工作。
学制四年
毕业授予工学学士学位
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专业
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专业是基于材料科学及工程基本原理,通过应用金属凝固成形、先进塑性成形、先进材料连接、模具设计与制造等技术,研究成形原理、成形工艺及设备开发、工艺优化控制理论与方法等问题,改变材料的微观结构、宏观性能及几何形状,获得目标构件的多学科交叉渗透的综合性工程技术学科。
培养目标
培养能适应国家和社会需求,掌握材料成型原理与工艺基础理论、成形工艺及模具设计、计算机辅助设计制造、生产过程管理等全面知识,在先进装备制造等行业从事应用基础研究、技术开发、生产与经营管理等工作的具备高水平专业实践能力和创新性的复合型人才。
就业方向
在机械、汽车、电子、通讯、能源、航空航天等国民经济重要行业与领域从事与材料成形、模具设计与制造等相关的生产过程控制、技术与设备开发、经营管理、贸易营销等方面的工作;高等院校及科研院所相关专业的教学、科研和技术管理工作。
专业特色
学科交叉,本专业是机械工程与材料科学两个学科的交叉,强调以材料科学理论为基础,实现机械零部件的成形制造。
实践培养,本专业强调设计、实施、实验、测试、运算、分析等实践技能培养,注重将计算机CAD/CAE/CAM等先进材料成形技术运用于铸造、锻压、焊接等领域
培养口径宽,就业形势好,本专业兼修机械和材料两大类专业课程,毕业生知识面较宽,就业选择多样化
学制四年
毕业授予工学学士学位
新能源材料与器件专业
新能源材料与器件专业是全国最早创建的新能源相关专业之一,年获批国家级特色专业。
培养目标
培养适应国家经济和社会发展需要,德智体全面发展,具有深厚物理、化学基础和扎实的材料科学与工程专业基础以及广泛的人文知识,具备新能源材料制备、结构表征和性能测试等环节的实验技能和新能源产品与器件的设计和开发能力,拥有较强的开拓创新能力,能够在新能源材料与器件相关企业从事生产、设计和研发工作的高级专门人才,以及在高等院校和科研院所通过继续深造在材料科学(特别是新能源材料)领域从事基础研究和应用研究的科技人才。
就业方向
毕业后能在太阳能、锂电、半导体、微电子、光电子等高新技术企业从事材料和器件的研发或管理工作;或在高等院校、科研院所从事新能源材料和器件的教学、科研和管理工作。
专业特色
具有扎实的物理、化学和材料科学与工程专业基础,注重对学生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培养。新能源材料与器件专业是为了适应新一代高性能绿色能源材料、技术和器件(如汽车、通讯、医疗等领域的电源)及其产业、市场发展的需要,培养从事新能源和节能减排等领域的研发、生产、管理等高级工程技术人才。
学制四年
毕业授予工学学士学位
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专业
本专业始于合肥工业大学年建立的无线电技术专业,具有雄厚的师资力量和良好的教学、科研条件,办学特色鲜明。本专业具有硕士、博士学位授予权。本专业分为智能信息处理、数字信号处理、集成电路设计、微波传输及无线通信等方向。
培养目标
掌握电子技术、信号处理理论与技术、集成电路设计技术、计算机技术,具有信息采集、传输、处理及应用、计算机应用等方面能力的高级工程技术人才。
就业方向
毕业生能从事信息采集、传输、处理等方面的研究、电子信息产品、系统的开发、数字信号处理集成电路的设计、计算机应用等方面的工作及高等院校和研究所的教学、科研等工作,也可进一步深造攻读硕士和博士学位。
学制四年
毕业授予工学学士学位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是安徽省特色专业,是目前国内各高校中少数通过国家工程教育专业认证的专业之一,并入选教育部第二批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
培养目标
面向国家和社会的发展需求,培养适应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需要,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理论基础扎实,知识面宽,创新实践能力强,系统地掌握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包括计算机硬件、软件与应用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与方法),能在科研部门、教育单位、企业、事业和行*管理部门等单位从事计算机教育、科学研究和技术应用的高级专门人才。
就业方向
毕业生可从事计算机等领域的科学研究,银行、通信、邮电、IT企业、*府机关、*事国防等行业或部门的计算机软硬件及网络系统的设计、开发、应用和管理,也可在高等院校从事相关的教学、科研等工作。
专业特色
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知识结构合理,具有良好的人文素质、科学素养、设计开发能力、系统分析能力和创新意识的计算机工程高级专门人才
专业培养按四个特色方向进行:软件与网络工程、嵌入式系统与物联网、数字媒体与可视化、数据与智能工程
专业办学特色为“计算机科学基础厚、计算机工程能力强、学科支撑条件优、产学研用结合紧”
学制四年
毕业授予工学学士学位
物联网工程专业
物联网工程专业是教育部为服务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而开办的新型专业,覆盖计算机、控制、通信技术(3C技术)和电子、信息安全、系统工程等多个领域。合肥工业大学是全国首批获准开办物联网工程专业的三十所高校之一,该专业已被列为国家级特色专业。
培养目标
重点培养能够运用嵌入式智能技术、计算机和网络技术等,进行信息感知、无线传输、数据存储和处理及应用等方面知识能力的系统工程型和创新性高级工程技术人才。
就业方向
可从事计算机、网络、通信、控制等领域的科学研究,银行、通信、邮电、IT企业、*府机关、*事国防等行业或部门的嵌入式系统、物联网应用系统等方面的设计、开发、应用和管理工作,也可在高等院校从事相关的教学、科研等工作。
学制四年
毕业授予工学学士学位
自动化专业
本专业始于年开设的“工业企业电气化及自动化”专业,年被评为校级特色专业,年获批教育部“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试点专业。
培养目标
本专业培养适应社会科技与经济发展需要,面向装备制造业、流程工业、电气工程、国防等领域,培养具有良好的人文社会科学素养、社会责任感和职业道德,具有扎实的自动化基础理论、基本知识和专业技能;具有较强的创新意识和工程实践能力,能够从事有关运动控制、过程控制、自动化仪表、智能系统等方面研究开发、设计实现、运营维护、工程管理、教育培训的高级工程技术人才。
就业方向
毕业生能够在装备制造业、流程工业、电气工程、国防等领域从事有关运动控制、过程控制、机器人与智能系统等方面的研究开发、设计实现、运营维护、工程管理、教育培训等工作,也可进一步深造攻读控制科学与工程、电气工程等相关学科的硕士和博士学位。
专业特色
本专业具有弱电与强电结合、软件与硬件兼备、理论与应用并重的特色,已形成运动控制、自动检测、过程控制、机器人与智能控制等特色和优势方向。
学制四年
毕业授予工学学士学位
能源化学工程专业
培养目标
本专业培养适应社会、经济、科技发展需要,德、智、体全面发展,具备能源化学工程专业知识,能在煤化工、石油化工、新能源材料化工、化学电源、化工环保等相关行业从事产品研制与开发、工程设计、技术开发、生产技术管理、科学研究、产品营销等方面工作,工程实践能力强、具有创新精神和创业意识的复合型人才。
就业方向
毕业生可面向煤化工、石油化工、新能源材料化工、化学电源、环境化工等工业部门、科研与设计院所以及*府机关,从事生产技术管理、科学研究、产品研制与开发、工程设计、品质控制、产品营销等方面的工作,以及在高等院校从事能源化学工程及相近专业的教学、科研、管理等工作。
专业特色
秉承合肥工业大学“工程基础厚、工作作风实、创业能力强”的人才培养特色,围绕现代化学工业对能源化学工程专业技术人才的要求,按照“厚基础、宽口径、重实践、有特色”的人才培养模式,建立并完善“四年不断线、循序渐进的三层次”实践教学体系,突出工程实践能力培养;开展各类科技创新实践活动,强化创新能力和创业意识培养;瞄准国家经济与社会发展,服务地方区域经济,产学研紧密结合培养工程技术人才。
本专业强调化学基本理论与化工专业技术,重视能源清洁转化、煤化工、石油化工、新能源利用与化学转化、环境催化、能源催化基础等专门知识。
学制四年
毕业授予工学学士学位
应用化学专业
培养目标
本专业培养具有高度的社会责任感、良好的科学、文化素养,系统地掌握化学与化工基础知识、基本理论和基本技能,较好的掌握高分子化工、应用电化学方面的专业知识,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强,国际视野开阔,能在化工、石化、环保、材料、能源、轻工、医药、冶金等相关行业从事化学化工产品研制与开发、工程设计、技术开发、生产技术管理、科学研究、产品营销等方面工作。
就业方向
毕业生可面向化工、石化、环保、材料、能源、轻工、医药、冶金等工业部门及科研与设计院所,从事化工产品生产技术管理、科学研究、产品研制与开发、工程设计、品质控制、产品营销等方面的工作,以及在高等院校从事化学类及相近专业的教学、科研、管理等工作。
专业特色
秉承合肥工业大学“工程基础厚、工作作风实、创业能力强”的人才培养特色,围绕现代化学工业对应用化学专业技术人才的要求,按照“厚基础、宽口径、重实践、有特色”的人才培养模式,建立并完善“四年不断线、循序渐进的三层次”实践教学体系,突出工程实践能力培养;开展各类科技创新实践活动,强化创新能力和创业意识培养;瞄准国家经济与社会发展,服务地方区域经济,产学研紧密结合培养工程技术人才。
本专业强调化学基本理论与化工专业技术,重视高分子化工、应用电化学等专门知识。
学制四年
毕业授予工学学士学位
城市地下空间工程专业
城市地下空间工程专业是合肥工业大学年新开办的专业。
培养目标
主要培养掌握城市地下空间工程相关领域的基本理论和专业知识,了解城市地下空间专业的发展与动态,掌握城市地下空间专业的设计、施工等最新发展的理论与技术的高级工程技术人才。
就业方向
毕业后可在城市地下铁道、地下管线、基础工程、地下商业空间、地下储库等工程的设计、研究、施工、教育、管理、投资、开发等部门从事技术或管理工作。继续深造可报考岩土工程、结构工程、市*工程、桥梁与隧道工程等专业方向的研究生。
专业特色
城市地下空间工程专业以城市地下空间交通、市*、商业综合体等功能的开发、设计和施工技术为核心,形成多学科交叉融合以及宽口径复合型的专业人才培养体系。培养具有艺术特质、创新精神和社会责任感的专业人才,创造性解决各类工程技术的难题。学生实际动手能力强,综合素质高,就业面广。
学制四年
毕业授予工学学士学位
环境工程专业
本专业为安徽省重点学科,具有环境科学与工程一级学科硕士、博士学位授予权,及环境工程专业学位授予权。
培养目标
培养具备知识宽厚、综合素质高、工程设计与实践能力强、富有创新精神,具备水、气、物理性、固体废物等污染防治、环境评价与规划、生态修复等专业知识;具有污染控制工程设计及从事环境规划和环境管理能力;具有环境工程领域新理论、新工艺和新设备研发能力的高级专业技术人才;具备科学、工程素质与能力及伦理道德素养,愿意为改善环境质量和实现可持续发展而努力的环境工程与管理优秀人才。
就业方向
学生毕业后,可胜任环境污染综合防治、给水排水工程设计;环境监测、评价与管理;环境污染设施的运行管理;环保设备研制及资源综合利用技术的开发等方面的工作。可在各级环境管理、监测机构、各级设计院和研究所、企业的环保部门,从事管理和设计工作;也可以在高等院校和研究所从事教学科研工作。
专业特色
办学历史长,办学条件好,具有一级学科硕士点和博士点。
在具备坚实的环境科学与工程的专业知识同时,加强与生物学、化学、物理学、工程学、地学专业的交叉融合,专业特色显著。
培养的毕业生工程设计与实践能力强、富有创新精神和生态文明理念,能胜任注册环保工程师、环评工程师、卓越工程师等资格认证和工程教育专业认证。
学制四年
毕业授予工学学士学位
物流管理专业
物流管理专业依托学校的工科优势和管理学院在信息技术与管理科学相结合方面的优势,重点培养掌握现代物流技术的高级物流管理人才。本专业拥有硕士和博士学位授予权。
培养目标
适应经济全球化、管理信息化与我国市场经济发展需求、德智体全面发展,掌握物流管理的专业基础理论、方法及物联网、GPS、RFID、GIS等现代物流技术,具有物流系统的规划、设计、实施与管理能力的高级专门人才。
就业方向
学生毕业后,可从事大型工商企业和物流企业的物流系统规划、开发和管理工作;*府相关部门的专项管理或综合管理工作;高等院校和科研院所的教学、科研工作。
学制四年
毕业授予管理学学士学位
经济学专业
本专业始建于年,前身为贸易经济专业。年教育部专业调整以后,年6月贸易经济专业正式更名为经济学专业。本专业所依托的经济学系拥有一支高水平的教学科研团队,现任教师基本实现博士化,高级专业技术职称教师比例接近90%。本专业积极推行基于能力导向的本科教学和人才培养模式,所有专业课程均由具有高级专业技术职称或拥有博士学位的教师承担,并贯彻实行本科生导师制,实现人才培养过程的精细化管理。本专业拥有应用经济学实验中心和产业经济学模拟实验室;与大中型国有企业、银行、证券、保险等18家单位建立了校外实习与实践教学基地。
培养目标
本专业依据“教学带动科研、科研促进教学、教学与科研并重”的办学方针,培养具有扎实经济学理论基础,掌握现代经济学分析方法,知识面宽,具有向经济学相关领域扩展渗透能力,能在**机关、金融机构、高等院校、科研院所、企事业单位从事经济分析、预测、规划和管理等工作,具有“厚基础、宽口径、重应用、国际化视野”的高级专门人才。
就业方向
*府经济管理部门的经济管理工作;企事业单位的经济研究和管理工作;银行、证券、保险等金融机构的经济分析与预测以及其他业务工作;各类大中专院校经管类专业的教学工作;经济实体的创业管理;继续在国内攻读经济管理类专业研究生或出国深造。
学制四年
毕业授予经济学学士学位
国际经济与贸易
本专业是经济学院历史最悠久的专业,前身为上世纪八十年代中期的工业外贸专业。秉承工科、理科和经济管理科学相结合的办学特色,所设置的专业核心课程既包括传统贸易类课程,又包括国际金融、公司金融、国际投资、金融工程等现代金融与投资类课程,还开设了诸如工程制图、外贸商品学等具有工科背景的课程。该专业具有优良的学习与实践平台:专业课程均由具有高级职称或具有博士学位的教师担当;开设大量的双语教学课程,均由具有海外留学经历的教师担任;推行本科生导师制,本科生入学起即配备具有高级职称或具有博士学位的老师担任指导老师;拥有应用经济学实验中心和国际贸易与投资模拟实验室;在商业银行、大型国有企业、外贸公司等19家单位建立了校外实习基地。
培养目标
掌握国际金融、国际投资与国际贸易基本理论与方法,了解中国及世界主要国家的对外贸易*策、金融与投资法规,熟悉国际经济贸易新规则,对经济现象和*策具有一定的分析判断能力,具有较强的语言交际和谈判能力,能够专业从事国际金融、国际投资及国际贸易业务的高级专业人才。
就业方向
商业银行、投资银行等金融企业国际业务部门;跨国公司、大型国有企业、上市公司国际业务部门;外贸公司从事国际金融、国际投资、国际贸易的实务及管理部门;从事国际金融、国际投资与国际贸易相关管理工作的*府部门。
学制四年
毕业授予经济学学士学位
广告学专业
广告学是研究广告活动的理论、策略、设计、制作与经营管理的学科。
培养目标
本专业培养适应国家经济发展和区域经济社会发展需要,德、智、体、美等全面发展,广告理论扎实、专业能力强、职业素养高,富有创新协作的进取精神、敢于担当的社会责任感,有发展潜力以适应媒介数字化发展与融合的大背景,有较高策划、创意、管理能力的应用型广告人才。
就业方向
在广告公司、商业咨询公司、各类媒体、企事业单位从事广告营销策划、广告创意及表现设计等相关工作;在工商企业的广告部门或市场部的广告经营与管理工作;也可在高等院校和研究机构中从事教学和科研工作。
专业特色
着重培养学生市场营销的科学分析能力与广告策划与实务的能力,通过整合自然、人文、社会科学资源,形成以地产、汽车、旅游广告营销策划、广告传播策划、广告创意与表现为专长的综合性人才培养模式。
学制四年
毕业授予文学学士学位
法学专业
培养目标
专业以培养复合型、应用型法学人才为目标,课程设置注重工科与法学融合,突显环境法学、知识产权法学优势,强化学生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训练。
就业方向
学生具备娴熟的法律职业技能和缜密的法律职业思维。毕业生就业方向以司法机关、行*机关、国有大中型企业为主。
学制四年
毕业授予法学学士学位
英语专业
英语专业办学历史悠久,连续招生30余年,师资配置优良、经验丰富,课程体系成熟且有活力,是教育部本科教学水平评估“优秀”专业。在“能力导向一体化教学体系”的框架下,本专业培养目标主要包括英语语言文字综合运用能力,综合人文素质与思辨能力,西方社会知识与跨文化思维交际能力,自我表达与公众展现能力,获取、分析、运用信息的能力,自我学习与基本学术研究能力,团队合作、组织管理与综合实践能力,以及工程科技背景与经济贸易业务能力等。课程主要包括:通识教育类课程,英语技能专业基础课程,文学、语言学、翻译和国别研究等专业学术类课程,国际贸易方向课程、多样化的专业实践课程以及学生个性化发展的公共选修课程等。专业与境内外知名高校开展联合培养和交换生项目,开拓学生视野,为学生构建多样化的成才路径。本专业学生专业基础扎实,富有创新精神,人文素质高,综合能力强;毕业去向适应面宽,就业率高,颇受市场欢迎,广泛分布在文化教育、经济贸易、制造服务和对外交流等多个行业中。此外,每年还有近1/3毕业生继续深造,在国内外高水平大学中攻读研究生学位。
学制四年
毕业授予文学学士学位
更多详情请咨询
往期回顾
1.毕业季|一份专属于毕业生的问卷!
2.毕业季
写给毕业生的一封信
3.有大才终昭日月,非独步岂领风骚。
NEWX大学生网络文化工作室
文
合肥工业大学招生办工作室
编辑
刘欣雨
审核
魏滟欢
图
NEWX采风部、合工大招生办公室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