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塔山街道花园社区,有这么一位退休*员,他主动设立服务热线,义务修理水电等服务十余年,他乐为居民排忧解难无怨无悔,用实际行动有力地践行了自己“难事烦事来找我,尽心尽力帮助你”的承诺,他就是吴岩兴。
自愿服务,做社区版“徐虎”
吴岩兴是花园新村的元老级居民了,三十多年来看着小区里的孩子一点点长大,自己也当上了爷爷。经过三十多年的风吹雨打、日常损耗,小区的设施逐日老化,下水道堵塞、电线老化、路面破损,桩桩件件困扰着居民安宁生活。
年吴岩兴任花园社区治保调解主任,在走访居民家庭中,经常发现小区里的很多住户在遇到水电故障时,常常找不到修理人员而不得不求助于非法小广告。这些小广告提供的维修人员不仅非专业而且多为外地人,很多老年人难以听懂外地方言,语言沟通不畅,常忙活到最后也解决不了问题。老吴看在眼里、急在心头,要是独居的老年人或者是残疾人突然遇到漏水断电故障,该是多么的困窘。于是,老吴决定利用自己在部队学到的水电维修技术,帮助居民解决难题。
老吴自掏腰包印制写有家里电话号码的名片分发给居民,告诉大家有水电故障可以找他帮忙。
一天晚上0点,北区24幢的吴基平老人家里突然断了电。正值高温天,电扇、空调一下子无法使用,年逾八旬、孤身独居的老人感到特别无助。老人犹豫再三拨通了老吴的电话,刚刚睡下的老吴二话不说,拎着工具袋匆匆赶了过去,在闷热的房间里检修线路、查看故障,一干就是两小时。临时接了电线,看到电扇再次转动,老吴才放心离去。第二天,老吴还特意再次上门为老人更换了老化的电线。
后来知道老吴会修水电的居民越来越多,来寻求老吴帮助的电话也越来越多,老吴成了社区版的“徐虎”。
热线服务,做邻里的贴心人
年加入共产*,有着40多年*龄的吴岩兴始终牢记“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以共产*员带头服务群众的标准严格要求自己,走在先例、干在实处,退而不休、扎根社区。年社区成立“网格式联系、多元化服务”的志愿服务团队,凭着自己过硬的水电修理手艺,老吴主动提议设立“老吴服务热线”,每张网格联系卡都印上自己的服务联系电话,让需要帮助的居民随时都能找得到自己。
“…”一个普通的手机号码,成了花园社区居民,尤其是独居老人遇到漏水、断电时的大救星。老吴自费给工具袋里添加了大小扳手、万用电表,连防水胶带和螺丝螺母也备齐了。不论区域、不管早晚,谁家有个大事小情,哪怕是换个灯泡,老吴他都是人到话到温暖到,把居民的需求放在首位。
有一对70多岁的老夫妇,一次家里电箱坏了,儿女又不在身边,只能摸黑进出,急得不得了。“第一个念头就是打给老吴”,每每说起这件事,他们就感慨不已:“当时根本没想起打我自己孩子的电话。”从此老夫妇把老吴的电话号码压在了餐桌的玻璃板下,这样他们心里踏实多了。
上门服务的老吴处处为住户考虑,修理材料能利用的利用、能省的省,自己常倒贴配备的辅料。一式两份的修理工具,一套放在家里,一套留在社区办公室里,方便随时能带着工具上门修理。老吴的贴心服务赢得了社区居民的称赞,“老吴热线”更是名声在外,相邻的沈园、鹤池苑社区居民遇到生活中的难事也慕名而来,寻求“老吴服务热线”的帮助。遇到脏活累活难活险活,老吴从无怨言、从不推诿,他总是说:“帮人就是帮自己。邻里居民是自家人,亲帮亲、邻帮邻,都是应该的。”
志愿服务,做“创先争优”的领*人
后来,有媒体报道了老吴的先进事迹,还有人从柯桥、皋埠打来电话求助。可是老吴力量有限,很多事他也无能为力。创先争优活动开展以来,花园社区*委以和谐社区建设为目标,以“爱心服务社区,奉献促进和谐”为主题,设立了“社区*员志愿者先锋服务站”。在老吴的感召下,有一技之长的*员纷纷加入到“老吴热线”中来,带头服务群众。退休法官负责法律咨询,下岗*员来做中介服务,连新近考入社区的工作者也积极报名参加。二十多个*员的服务专项、电话号码公开在社区服务中心的墙上,涵盖社区的维稳、计生、困难救助、下岗失业、小区物业等民众实事所求。老吴自告奋勇成为志愿服务团队的领*人,把获得的万元区长奖励金捐献给花园社区,作为“老吴热线”志愿者服务基金。
“老吴热线”已成为*员带头服务群众的平台,小红帽、白T恤、阳光的笑容、温暖的服务,在居民心中志愿者们有同一个名字“老吴”。一个又一个“老吴”忙碌在小区南北,每个“老吴”都是居民心中的热心人、自家人。服务于民的队伍壮大了,“老吴”式的服务更全面了,“老吴热线”更热了。
七一前夕,由“老吴热线”志愿者服务基金出资,老吴带领服务团队,给首批0户困难家庭免费安装漏电保护器,确保他们在即将到来的高温天里,安全用电,安度夏日。他们还与残疾人员、空巢老人结成帮扶对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