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崇德尚礼、率性共生的合肥市新城小学活跃着一支品牌关工委队伍——“文化自信教育”。“文化自信教育”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加强对青少年文化自信教育。通过创新实践活动、加强课堂渗透、利用校本资源,开发系列校本课程,实施精彩德育,扎实而有效地实践了对青少年的文化自信教育。
课堂教学渗透传统文化教育
课堂教学渗透中华传统文化是最有持续力和影响力的教育渠道,关工委同志强化引导并在制度上要求每名教师都必须切实落实传统文化的课堂渗透教育。如体育教学,我们积极挖掘击剑运动德育内涵,开发《有来有往--击剑搏击课程》。将中华传统文化、道教文化、武术文化与学生意志品质培养融于体育教学;语文课教学,实施国家课程校本化研究,开发《有品有味--国学修身课程》。
利用好校本和本土文化资源
在开发校本课程的时候,注重对中华传统文化的挖掘和整理。比如,我们有享誉世界的传统戏曲——*梅戏。“文化自信教育”组织邀请专业*梅戏演员到校为学生表演节目,上戏曲课。新城的*梅歌《一月的思念》《杉木水桶》斩获蜀山区首届戏曲文化进校园展演一等奖,年参加合肥市评比一举斩获一等奖。
创新丰富多彩文化实践活动
小学生特别喜欢参加一些有趣的实践活动,“文化自信教育”利用小学生的这一特征,组织开展了丰富而又多彩的文化实践活动。既丰富了学生的文化生活,又有效培养了学生们的文化自信。端午中秋等传统节日校园庆祝活动开展与文化主题的系列读书活动相融合,用传统文化努力培养“雅、乐、勇、信”的新城精彩少年。
红色文化教育基地感染熏陶
清明祭扫是新城小学精彩德育课程之《有源有本节日课程》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关工委实施精彩德育的有效手段。一个烈士,就是一座不朽的丰碑;一个英雄,就是一面飘扬的旗帜,对于历经艰苦磨难的中华民族来说,这是我们生生不息的血脉和弥足珍贵的财富。年11月19日学校在师生中开展第三届爱国主义读书节“诵读中华经典,传承红色基因”主题教育活动启动仪式。首先两名少先队员代表向全体师生发出读书节倡议,倡导珍惜每一天的读书光阴,以书为友,让读书成为我们生活的一部分,传承中华经典文化、传承红色文华、传承先进文化、学习科学技术,长大成为中华复兴的有用人材,建设好我们的祖国。
走进成语,走进诗词,
红色基因,戏曲传承,
科技文化,廉洁文化
……
合肥市新城小学“精彩教育”
让文化自信教育根深叶茂。
心诚所至金石能开
来源:蜀山区教育体育局审核:蔡竹平丨责编:於新东丨编辑:吴怡运营支持:合肥论坛*务事业部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