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两天
一条关于合肥要下雪的新闻
在朋友圈传开了
“合肥将于27日迎来降雪”
“阜阳、淮北预报都有雪”
“你还不知道吧,都传疯了”
……
一时间大家都很激动
有喊着要买大棉袄二棉裤的
有约人一起看第一场雪的
有翻箱倒柜找铲子
准备陪孩子打雪仗堆雪人的
……
难道合肥真的要迎来首场降雪了?
安徽省气象台表示
这种报道忽略了预报的严谨性
有时甚至会给气象部门
带来很大的负面影响
记者从气象部门获悉,一些网站使用8~15天的预报,集合多家全球数值天气预报模式客观预报产品加工而成。未经预报员主观订正,反映未来一段时间内天气变化趋势,具有不确定性,仅供公众参考,并且随着模式计算结果的改变,每天都在滚动更新,不适合直接作为文章标题使用。
据介绍,气象预报是一门非常复杂的科学,而影响天气变化的因素又非常多,目前人类对其中的规律把握还很浅显。因此,一般情况下气象部门只会对公众发布一周以内的气象预报,可以作为一定的参考。预报准确率会随着时间拉长,迅速下降,超过一周的可用性就比较差了,参考意义和价值很低。
据世界气象组织认定,对公众发布的天气预报,一般都在一周以内,具有一定的可用性。最长的极限周期是8天左右,而可用性就很差了。再长的话,一般只作为科学研究使用,并不对公众发布,因为准确性不高。
“下雪这则消息不能看作是严谨的天气预报,参考价值不大。我们建议公众可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