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滨湖热度高涨,特别是在房地产这块,新房、二手房的势头双双走高,开心者有之,不爽的也蛮不少。
但最近看到一位网友表达了对于滨湖未来20年不看好,观点分条列举,竟然有理有据,咱总结了下~
1、滨湖离市区远,因为巢湖的环保要求限制了进一步开发,不利于形成重点核心区;
2、产业仅限于文旅、金融,结构简单,聚集不了太多人;
3、学区都是伪学区;
4、以后都是跟着孩子跑,滨湖不会是长久定居,不适合养老;
5、滨湖房子不靠炒吸引不来年轻人和投资客,滨湖挡住了大量刚需和改善,只留下一些投资客;
6、滨湖因为发展房地产导致国家级滨湖新区泡汤,合肥现在的重点是高新,是未来20年重头戏和*府倾向。
最后,这位网友表示买房一定要选择离单位近,孩子上学近的,选择真正的产城融合区域,不要被炒房客带偏了~
嗯……大家怎么看呢?(手机上看啊,还能咋滴~)
应该说,表达观点本没有错,所谓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但不该的是,用一部分正确的观点掩盖私货,这就令人怀疑其用心了……
那么,咱就来“怼一怼”:
1、滨湖离市区远?格局太小!
关于滨湖离市区远,这一点其实也为该网友后面的论述作了铺垫,依我看,这就是格局的问题。
该网友所谓的“距离远”是相对性,相对于蜀山、庐阳、瑶海等区,如果说合肥未来几十年依然还是现在这样的面积,那倒也无可厚非,但自年巢湖撤市,一部分并入合肥后,合肥的战略就很明显了,就是朝着环湖走。
况且,如果说远,那么你让肥西、舒城这些拥抱合肥的兄弟城市如何想?开放的格局下,不能再局限于曾经的三孝口、四牌楼,这样说不是贬低老城区,而是从趋势上,对于合肥这样一个野望更高更远的城市来说,距离不应该是问题。
再说了,合肥大手笔建设地铁是为了什么?官方的文件也指出,仅就目前规划合肥将有25条地铁:
至于巢湖的环保问题,这涉及到相关的*策不好说啥,但其实我们可以看到,目前在卓越城、长临河,还有珠江路以南、深圳路以南,都有相关的产业或建设布局。
此外,就重点核心区论点,合肥未来实际上是走多核心的道路:
滨湖定位区域*务文化中心,集中了文化游憩中心、中央商务带、文创产业区、物联网商务园、河东生态园区等,其它区则是有传统文教核心区、高新区科技智慧城、北部低碳智慧城,包括一些局部中心如新站城市副中心、科技研发中心、运河新城、肥东片区中心、肥西城市副中心等。
新时代的城市建设,以多功能复合型的城市打造,这样的方式也有利于带动其它区域发展,家大业大了后这是必然选择。
来源:南生诉社
2、滨湖没有产业?怕是对滨湖的定位有所误解
关于产业结构简单,聚集不了太多人口,这是很多吐槽滨湖的最常拿出来说的问题,因为目前的滨湖主要以金融产业为主。
这还是说到了居住人口的问题,事实上,滨湖一开始的定位就很明确,省府*治文化中心、金融后台基地。至于产业,如经开区、卓越城等,都在滨湖所影响和辐射的范围内,或者换句话说,*府现在着力打造的是滨湖科学城,严格意义上的滨湖新区范围真的不大~
至于聚集不了多少人,如果有心观察近2~3年滨湖各小区的入住率,这个观点是站不住脚的。
3、伪学区?大家都不要炒学区
关于学区都是伪学区的观点,客观来说,确实有炒作的成分,不仅仅是滨湖的46中本部,*务50中新、庐阳45中本部都有炒作。
后两者的教学成绩当然不错,但38中本部、48中本部、庐阳中学就差了么?去年45中本部的学区房卖到4万,今年卖到6万,可不就是市场炒作的结果。
其实关于学区,我一直觉得没必要过于夸大,一方面合肥正在打造各个教育集团建设,推动教育公平,另一方面,学习最大的主因难道不是孩子和家庭?
4、不适宜养老?这是扯的哪门子离谱的事~
滨湖因为整体规划的原因,公园多,道路通畅,有地铁,使得很多人愿意在这里居住,但要说到“以后都是跟着孩子跑”,所以养老存在问题,这其实是无稽之谈。
如果是跟着孩子跑,大可把房子转手卖了,如果不是,滨湖究竟怎么不能住了?生活不方便还是环境差了?
5、不靠炒吸引不来年轻人和投资客?太武断了!
滨湖吸引年轻人和投资客的原因在于众多资源的汇集,地铁、商业、环境、部分产业等,搭建好了才能有人来。
滨湖早期时,房价与其它区差不多,甚至还低,但随着建设的推进,价值不断推高,地价上涨,最终导致了现在的局面。
炒作是市场驱动的行为,其它城市也一样,但不可能说最终只留下投资客,难道投资客们互相炒作接盘自己耍嘛~
至于刚需,首套置业首付30万、50万是刚需,首付万、万也是刚需,看怎么定义了,除了投资,凡事以自住为主的都是刚需。
合肥的滨湖眼下不仅仅是合肥本地人的改善选择,周边地市来合肥,在可能的情况下,滨湖大多还是优先选择。
话说回来,如果是5、6年前,刚需在合肥哪里都可以买,那时候滨湖也不像现在这样的高门槛,也很偏,但也正是很多刚需在那时候选择了滨湖,才有了现在这样的身价上涨。
其实对于大多数的普通买房人,冲动或无奈,或因为优惠多,或因为置业顾问的话术,真正能理性分析未来发展趋势下决定的并不算太多。
6、因为发展房地产导致国家级新区泡汤?跑题了!
国家级新区泡汤的原因目前没有定论,但说是因为发展房地产而导致就过于偏颇了。
滨湖一开始的建设如果不发展房地产,单纯靠产业投入其实很难的,要知道当年合肥的GDP还不像现在这样可以有信心冲击万亿,搞科创、高新技术开发还是前期投入,如果没有房地产,合肥很难有足够的资金支持。
土地财*的依赖不独独合肥,大部分城市都是这样。
另外,高新区当然是合肥重点发展区域,“大湖名城创新高地”,后半句已经说明了,但是别捧一个踩一个。
最后,我想说……
曾几何时,那些嫌弃滨湖的人吐槽的点大都是“没人住”、“*城”“郊区”“没有产业”等等,不过近两年,关乎滨湖这样的言论很少了,因为时间已经让这些问题不攻自破。
其实买房有时候是很简单,有的人想离工作近,有的想居住环境好,有的人考虑以后的城市发展,有的人为了学区,等等等等,当然房价是最关键的指标。
那么无论是选择滨湖、高新、*务,还是经开、瑶海、肥西,都不是问题,非要揪着某一点而无限放大贬斥不是蠢就是坏!
★第5届金樽奖评选重磅上线★
第五届安徽地产金樽奖大众海选,经过半个月的激烈投票,现已公布结果。
但,结束意味着新的开始,新一轮四大平台票选即将开启,在第一楼市APP、第一楼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