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委审计委员会办公室、省审计厅日前印发《关于加强审计项目审计组织方式统筹管理的意见》,提出要加大项目融合力度,加强上下级审计机关协作配合,科学合理整合审计资源,通过统筹融合,充分共享信息数据和审计成果,提升审计工作质量和效率,避免重复审计、交叉审计。
意见要求,创新管理模式和手段,加强*策跟踪审计、预算执行审计、经济责任审计和自然资源资产审计等不同类型审计项目的统筹融合和相互衔接,探索融合式、嵌入式、“1+N”等审计项目组织方式,涉及同一个部门单位或地方的,尽量安排同一个审计组实施审计,做到“一审多项”“一审多果”“一果多用”,最大限度扩展审计覆盖面。加大审计机关上下联动配合力度,推进跨层级、跨专业、跨区域审计资源的优化配置,强化审计机关上下联动和横向协作,发挥整体合力。有针对性地分专题开展专项审计或审计调查,从宏观层面揭示反映体制机制制度性问题,发挥好审计建设性作用,扩大审计覆盖面。加大人力资源整合力度,做到审计组人员能力结构与审计项目需求一致,提高审计资源配置效率。加大信息技术应用力度,全面推广应用“总体分析、系统研究、发现疑点、分散核查”的数字化审计方式,以及现场与非现场审计相结合的审计方式,通过数据分析明确重点、锁定疑点,有针对性地组织核查,尽量缩短现场审计时间。
意见提出,加强沟通衔接,形成全省审计工作“一盘棋”。做好审计计划的衔接,安排全省性统一组织审计项目时,加强宏观*策研究分析,研判经济社会发展形势,明确*策跟踪审计重点;对县委书记审计项目,符合条件的,市级审计机关要同步安排县长经济责任审计和自然资源资产审计。建立完善沟通协调机制,省审计厅审计组到市县审计或延伸审计时,应及时与市县审计机关做好沟通协调,尽量避免不同审计机关对同一地域、同一单位、同一事项重复审计。加强成果共享、信息整合,提升审计监督整体效能。
认真落实“两统筹”有关要求,在年度省级财*预算执行审计中,同步开展专项转移支付资金审计调查,重点
对专项资金审计,从省级财*延伸到市、县(区)财*,从财*部门延伸到业务主管部门和项目单位,从资金分配、拨付延伸到末端资金使用及绩效评价,做到纵向到底。在抽查审计时与下级审计机关“同级审”有机结合,3个派出小组实行横向协作,建立即时沟通反馈机制。设立大数据审计分析小组,对相关数据开展关联分析,从数据中挖掘疑点和线索,扩大审计覆盖面,缩短现场核查时间,提升审计工作质量和效率。
创新项目计划源头协同,实现“一审多果。制定合肥市新一轮的审计全覆盖工作规划,做好审计全覆盖规划与年度项目计划的统筹衔接,在征求纪检监察、组织人事部门意见的基础上,拟定年度经济责任审计计划,再结合各时期审计工作重点,采取“1+N”的方式,确定当年自然资源资产离任审计和本级部门预算执行、*策措施、专项调查等审计任务,最大限度优化审计资源配置,着力实现“一审多项”“一审多果”“一果多用”。
创新组织协调方式,用活审计资源。秉持“能整合的不分开、能一次的不多次”的原则,通过协作配合形成整体合力,发挥协同作战优势,形成有序、高效的审计项目运行机制。打破机关内部的部门界限,统筹审计资源;同时,市局在安排审计项目和制定审计方案时,加强与县(市)区审计机关审计计划和审计重点的衔接,避免了审计成果的碎片化和重复审计,更好发挥了监督合力。
创新项目实施管理。在拟定计划时,即确定市本级组织的每个审计项目拟投入的最大工作量、最大工作日以及最迟的进点、撤场和报审时点等成本控制指标。对所有审计项目进行倒排工期、时点管理,绿红*“三色”督办实施进度。有效利用市局已组建的财*、社保、税务等领域数据分析团队,统一调配团队成员,成立审前调研组、数据攻关组、审计核查组,与审计业务人员协作配合,保障及时采集数据、分析数据、核实数据分析结果、精准锁定问题线索,提高审计质量和效率。
责任编辑:李云玲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