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合肥回应“是否会撤县设区”:
有序稳妥推进区划调整
近日,有网友在人民网领导留言板咨询合肥是否会扩大市辖区数量或面积。合肥市民*局5月11日给出答复了,具体内容如下所示:
来源:人民网领导留言板
网友在人民网领导留言板表示:
合肥市目前只有四个区,且总面积不大。在同等层次的省会城市中,辖区数量和面积最小,“合肥在未来的发展中,会适当增加市辖区数量吗?比如说,再要三县几个镇或者撤县划区。”
对此,合肥市民*局回应,
相信随着合肥长三角世界级城市群副中心建设和打造具有国际影响力的创新之都的快速推进,全市的行*区划设置也将不断优化、更加科学。
“我们将按照市委、市*府的决策部署,从促进我市城镇化健康发展的大局出发,适时适度、有序稳妥推进行*区划调整工作,以适应城市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合肥市民*局介绍,国务院《行*区划管理条例》(国务院令第号)明确:行*区划应当保持总体稳定,必须变更时,应当本着有利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有利于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有利于行*管理、有利于民族团结、有利于巩固国防的原则,坚持与国家发展战略和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相适应、注重城乡统筹和区域协调、推进城乡发展一体化、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方针,制订变更方案,逐级上报审批。
公开资料显示,合肥系安徽省省会,现辖四县(肥东、肥西、长丰、庐江)、一市(县级巢湖市)、四区(瑶海、庐阳、蜀山、包河),并拥有四大开发区(合肥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合肥经济技术开发区、合肥新站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合肥巢湖经济开发区)。
过去近10年间,有关肥东、肥西、长丰三县区划调整的传闻频频出现,官方也屡次辟谣。
据江淮晨报报道,年6月,有媒体报道称,合肥市在“十二五”民*事业发展规划中透露,将适时撤销长丰县、肥东县、肥西县,设立合肥市长丰区、肥东区、肥西区,并适当增加辖县(区)、扩大合肥行*区范围,将周边城市中的一些县区划归合肥管辖。对此,合肥市*府召开新闻发布会紧急辟谣,相关负责人表示,作为市一级民*局没有县改区的权限,更不能设计其他县市的区划规划事宜。实际上,区划调整涉及诸多因素,需要严格、科学的论证和谨慎的审批,就目前而言,合肥撤销三县改区,还是“没影的事”。
另据人民网消息,年8月,一则《合肥市行*区划将大调整,滨湖成为行*区,撤销三县并区》广泛流传。网帖称“记者从合肥市人大常务委员会获悉,-年合肥市将启动新一轮行*区划改革”,其中还提到合肥将新增“滨湖区”行*区、“北城区”;撤销肥西县、肥东县、长丰县,分别设立“肥西区”、“肥东区”、“长丰区”等。人民网安徽频道就此事采访了合肥市人大常委会有关负责人,该负责人称,帖子内容为虚假信息。
年底,合肥市规划局对《合肥市空间规划(-)》予以公示。根据公示内容,未来合肥主城区范围包括合肥市辖区,以及与其紧邻的肥东县(店埠镇、撮镇镇、桥头集镇),肥西县(上派镇、桃花镇、花岗镇、紫蓬镇),长丰县(双墩镇、岗集镇)9个镇,范围内国土面积平方公里。这一内容也被外界解读为合肥将启动撤县设区,三县9镇要划入市辖区。
合肥市规划局对此明确回应,部分媒体对空间规划中“主城区”概念有误读,认为纳入主城区范围的肥东、肥西、长丰的9个乡镇即将划入合肥市区,把规划概念的“主城区”与行*区划混淆。其实主城区的概念在年合肥市编制“”战略规划时就已经提出了,并不是空间规划的新提法。
合肥市规划局当时还表示,合肥主城区是指包括合肥市市辖区以及周边与市辖区密切联系的县城、城镇在内的地域范围,是通过统一规划、统一管控,实现协同发展、共享发展的区域,即《合肥“”市域空间发展战略规划》“”的空间结构中的“1”,有别于行*区划概念,更不涉及行*区划调整。
二、合肥市、县多次回复每一年,撤县的事都要被提上一提。长丰、肥西、肥东、庐江什么时候撤县?来看下合肥官方的回答。
1、北城划区回复
近日,网友通过*务信箱咨询合肥北城划区事宜,长丰县人民*府(*府办公室)给与了回复:
长丰县产业结构产值、人口就业结构等暂不满足撤县设区标准,暂无撤县设区规划。
2、肥西没有撤县计划
官方回复,肥西县目前没有撤县设区的计划。
3、庐江撤县设市还在申报
庐江官方回复: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城镇化水平越来越高,“撤县设市”是大势所趋。
庐江县申报“撤县设市”始于自上个世纪90年代,目前在申报中。
4、官方:未来可能做调整
从以上回复中我们可以看出:
1、撤县设区必须经省市同意,最后经民*部和国务院同意方能批准,县级无权自行划区。除了庐江,肥东、肥西、长丰都未表态过会撤县。
2、但也不是完全没有希望,此前合肥网络中心曾回复撤县消息时表示:
随着合肥区域性特大城市建设的快速发展,我市的部分行*区划有可能做相应的调整,如有区划调整信息,会及时公布。
三、撤县设市(区)能带来什么变化?由“县”到“市(区)”意味着由以农村为主的县域发展向以城市为主的市域发展转变撤县设市(区)能带来什么变化?
1、城区面积增大:原来城区扩张只围绕县城,改市后扩展空间更大。
2、基础建设加快:公路、水利、气电设备、建筑、通讯等城市化基础加快。
3、投资空间更大:项目建设发展迅猛,将带来大批工商企业的竞相入驻,百姓将拥有更多就业机会,拥有更高收入水平,大家再也不用为在家门口找不到工作而犯愁。
4、民生条件改善:带来了学校、医院、公园、广场等公共服务设施的高标准建设,百姓将享受到更高水平的就学、就医服务,享受到更加宜居的城市环境。同时,商场、超市、商圈等商业设施的提档升级,也将让广大百姓享受到比肩主城的购物环境。
四、安徽其他区县撤县进展芜湖、阜阳最新消息,国家正在加速推进县改市工作,或将再次迎来县改市密集时期。
1、芜湖三县要撤县
年2月15日,《芜湖日报》全文刊发了芜湖市市长在市第十六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三次会议上做的*府工作报告。
报告在芜湖市年工作安排部分提到,要推进撤县设区。
根据之前文件公布,芜湖市的行*区划拟调整方案如下,不过现在还在申报中:
撤销繁昌县,设立芜湖市繁昌区。
撤销芜湖县,设立芜湖市湾沚区。
根据民*部审核意见,补充完善了芜湖县和繁昌县撤县设区行*区划调整有关论证评估、数据和说明、征求和听取群众意见等申报材料。
2、六安·霍山县
安徽省民*厅*组书记、厅长曾表示,霍山县经济社会稳步发展,撤县设市基础条件和发展前景较好。
希望霍山县进一步理清思路,结合本地实际,对照相关指标要求,继续完善各项相关材料,并借鉴成功地区经验,抓好城镇建设、市*配套等相关工作,为下一步撤县建市打下良好基础。
目前,六安市民*局负责霍山撤县设市的申报工作已基本完成。下一步,将提请尽快将霍山纳入全省撤县设市第二批申报名单。
3、阜阳市太和、颍上
阜阳市*府明确表明:支持太和县、颍上县加快推动县改市。
①、太和县撤县正在推进
据官方回复:县*府高度重视撤县设市工作,具体工作正在按计划有序推进,待条件成熟后,按规定程序逐级上报。
②、颍上县撤县年就已开展
颍上县年就开展了颍上撤县设市的先期工作,包括准确掌握国家撤县设市的标准和要求,全省撤县设市的总体态势以及颍上县撤县设市工作的相关论证等。
4、滁州市全椒、来安、凤阳、定远
根据滁州区划调整文件:全椒、来安两县撤县改区,适时有序推进凤阳、定远两县撤县设市工作。
5、六安市舒城县
六安市正在与舒城县*府积极进行沟通协调,就该县撤县设市相关标准指标进行分析对比。
舒城县决定组织相关职能部门对撤县设工作进行外出考察,再针对该县经济指标进行分析,确保撤县设市相关工作有序推进。
6、蚌埠市怀远县
怀远县人民*府常务副县长曾表示:怀远已经启动撤县建市,正在走程序,力争2到3年实现县改市!
7、宿州市萧县
宿州市积极争取新设市辖行*区,支持萧县等有条件的县撤县设市。据之前报道,当地拟用“萧国市”作为新地名。
8、亳州市蒙城县
亳州市*府回复市民留言时称,撤县设市是蒙城人民多年的梦想和期盼,是蒙城县*府重要工作之一,也是市*府高度重视的一件大事。蒙城县撤县设市的申报工作正在积极推进。
9、宣城泾县
安徽泾县人大常委会办公室在安徽人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