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肥市论坛

首页 » 问答 » 问答 » 树牢首善风向标合肥这个区高质量发展成就
TUhjnbcbe - 2020/12/6 1:33:00
白癜风医院拉萨哪家好 http://m.39.net/pf/a_4323254.html
70载砥砺奋进,70载春华秋实

在合肥这片创新创业的热土,庐阳人敢为人先的改革精神发挥得淋漓尽致。安徽省第一家手工业生产合作社、安徽省首家商业类上市企业诞生地、安徽第一路、“中国著名商业街”、“中国商业名区”、安徽省外商投资放心区、全省保险业绿色发展示范区、全国和谐社区建设示范城区、全国首批义务教育发展基本均衡区、全国中医药特色社区卫生服务示范区……先后荣获“中国中小城市创新创业百强区”、“中国最具投资潜力中小城市百强区”、“中国商业名区”、“中国商旅文示范区”、“中国最佳商业环境城区”等荣誉;年,该区还蝉联了全国综合实力、投资潜力、新型城镇化质量、科技创新、绿色发展五个百强区,且其中有4项进位速度为全省最快。

一张张国字号名片,一个个安徽之最、合肥之最,绘就了主城庐阳最靓丽的风景线!

岁月不居,时节如流。庐阳区委宣传部联合合肥晚报共同启动“庐阳,在首善路上”特别策划——“70年庐阳之最”专栏报道,用文字和图片记录庐阳发展路上的重要事件,共同见证70年来庐阳勇立潮头、跨越发展的伟大征程!

打开记忆时空,回望岁月沧桑。

庐阳儿女以坚忍不拔创事业、

敢闯敢试争一流的发展魄力

实现了区域的跨越式发展,

经济社会各领域

不断刷新发展高度——

画卷辽阔澎湃、俯身温暖如春。

70年来庐阳所走过的征程,

就是一部激荡人心的奋斗史。

传承繁华老城保护更新里探城市“再生”

巴黎的香榭丽舍大道、纽约的华尔街、上海的南京路、北京的王府井……每个城市都有一条路,承载着整个城市的梦想,成为城市繁华的象征。

庐阳区也有这样一条路,那就是长江中路:身为安徽第一路,它的每一次华丽转身都与这座城市的发展交相辉映,从青石小路到沥青大道,从地铁立体通道到精雕细琢的精品道路,从繁华主城到老城保护更新,新中国成立70年来,长江中路一直记录着庐阳巨变历程。

70年前的长江中路还叫“前大街”,只是一条青石小路,连接四牌楼和三孝口。一根长竹竿,可以贯通长江中路南北两头。

新中国成立后,长江中路开始迎来了多次改造,长江路也随之“走”入合肥人心中。年,毛泽东主席乘坐敞篷车,在长江路会见了合肥0万民众。从此开始,长江中路既是安徽的*治中心,也是全省的商业聚集地。伴随着长江中路的新生,合肥这座千年古城也逐渐苏醒,并迎来重生。

给许多国家领导人拍过合照的东风照相馆、老合肥人称之“三八老布店”的长纺老布店、每天都要排队购买的工农兵纺织品商店、经营合肥四大名点的“张顺兴号”百年老店、大名鼎鼎的淮上酒家……这些具有传统合肥特色的店面,承载了几代人的城市记忆。长江中路不仅承担着城市主干道的交通功能,也聚集着合肥乃至安徽省最热闹的商圈,以红旗百货大楼、龙图商厦、汇通商厦为代表的三孝口商圈已悄然崛起。

进入新世纪,合肥迎来跨越式发展。合肥每次大规模城市建设,都是从长江中路开启的。从“大拆违”到“大建设”,从拓宽改造到精细化管理新时代,长江中路路况越来越好,道路立体化发展的脚步也从未停歇。年1月6日,合肥轨道交通号线开通运营,长江路开启了从地面向地下拓展的大幕,为长江中路沿线注入新的生命活力。

如今,想领略合肥城市的变化,不妨在长江路上走一走。开阔笔直的机动车道让行车变得平稳舒适;宽阔的人行道让你漫步欣赏都市之美;智慧道路系统让出行更加精准便捷;路灯、中央隔离栏等公共设施,都变成了高级灰的颜色,彰显现代气息;机非分隔带两边的侧石,镶嵌一个融入包公文化脸谱结合徽州篆刻文化展示的“庐”字,凸显了传统文化……

事实上,长江中路的变化,只是庐阳老城区变化的一个生动缩影。年,立足合肥之根、老城之基的历史渊源,庐阳区启动老城保护更新战略,并将其作为推动区域发展的关键点,以“微设计、微循环、微更新”为切入点,在合肥环城河围绕的5.平方公里老城区范围内,通过实施城市保护更新这一系统性工作,为城区可持续发展注入新的动力和活力。


  层叠掩映的红砖楼,五彩缤纷的涂鸦墙,高大梧桐树荫里掩映着各色小店……藏在庐阳老城里的红星路承载着很多老合肥人满满的青春记忆。这个国庆节前,红星路改造一期工程正式完工了,更时尚、更炫酷、更宜居、更青春的红星路成为了合肥人新的网红打卡地,将延续新一代合肥人的记忆。


  在庐阳老城的另一端,拱辰街的改造正热火朝天地进行着。这个合肥老百姓熟悉的北门大街充满了浓浓的市井民情,街上的美食点缀了许多老合肥的餐桌。未来,改造后的拱辰片区将打造邻里中心,让记忆中的乡愁有更多寄托之地。


  老四中历史文化街区,计划围绕城隍庙、老四中区域,部分复建四大家族特色的历史建筑,恢复文庙,与城隍庙连成一片;淮河路步行街被确定为第二批国家级步行街申报对象,将打造最时尚最逍遥的江淮国际名街;逍遥十八巷等各类街巷,将结合原有文化特征、现有设施及经营业态情况,整合、再造、包装、宣传历史典故、市井民俗、传统建筑等文化元素,打造“一巷一品”,凸显地域文化脉络……作为“合肥之根”,庐阳区城市保护更新的思路中,注重文化遗产的保护与传承,挖掘盘活老城区特有的历史古迹、人文典故、老街巷、老字号等资源,延续城市文脉。


  同时,庐阳的老城保护更新并不仅局限于看得见摸得着的项目,也体现在管理手段等城市软环境的营造上:智能停车系统、违章技术监控等多种手段都在畅通老城交通微循环上发挥着作用,让老百姓生活的舒适和便利。


  建筑形态有记忆、产业业态有特色、历史文态有传承、区域生态有支撑……庐阳老城保护更新,通过“四态融合”,提升的是当下城市“颜值”,感受的是首善老城情怀,彰显的是主城文化底蕴,凸显的是全新发展理念,迎来的是更加幸福美好的新庐阳!

园区升级奏响产城融合“加速曲”

从摸着石头过河到明确思路发展高技术产业,从“腾笼换鸟”到坚持产城融合示范区定位……近年来,庐阳区深入实施“园区升级”战略,依托庐阳经开区和大杨产业园,坚持大力发展高技术产业,坚持高质量发展和创新驱动,已然将园区升级蝶变为“大产业”集聚、“大平台”引领、“大服务”护航的宜业宜居之地。

00年庐阳产业园成立;年更名为庐阳工业区并升级为省级开发区;年3月,省*府正式批复庐阳工业区更名为合肥庐阳经济开发区。看似简单的名称变化,却有着里程碑式的重大意义。

破茧成蝶,亮丽的成绩单诠释着“小园区”到“大产业”的华丽转身:17年来,她用抢眼的成绩单诠释着从“面积最小”到“速度最快”的精彩蝶变,高技术服务业营业收入从年0.88亿元爆发式增长到年13亿元,实现近15倍增长。

为破解土地资源受限这个难题,让园区产业相对集中,庐阳经开区构建“大平台”,围绕不同产业定位及特点,大力发展特色园中园引领新业态,从原有横向要空间变为纵向求发展。目前已形成兴庐科技产业园、工投创智天地、中辰创富、鑫翰科技园、富邦国际、中科大校友创新园和IE果园等十大科技园区。

为了进一步加快园区转型升级,为企业入驻和发展搭建更好的“大平台”,庐阳区还加大对该区大杨产业园闲置低效利用土地清理力度,积极探索园区体制创新,努力拓展城市综合功能新空间给企业以更好的服务。如今的大杨产业园,正以“腾笼换鸟”为主攻方向,加大闲置低效利用土地清理力度,进一步明确细化产业发展重点,统筹相关配套*策,推动园区规划布局、产业发展、基础设施、管理服务等全面升级。

作为省会中心城区的产业园区,沿着产城融合路径,著写“大服务”,最终让产业园区融入城市一体化发展是必然趋势。年,庐阳区深入实施园区升级战略,推动都市产业园发展转型,建设产城融合示范区。

下一步,庐阳区将坚持“”发展思路,立足全省全市高科技产业发展大局,统筹庐阳经开区、大杨产业园两个片区,整体谋划大科学装置集中区、拓展区与产城融合示范区的联动发展,谋划引进一批战略性创新平台、科研机构、重大科研项目,逐步构建从基础研究、应用研究、成果转化到产业发展的完整创新链,进一步推动园区转型升级,全力冲刺全省高科技产业发展第一方阵。

立足优势拓开乡村振兴新路径

在合肥,如果想择一处清静、得一处悠闲,很多人不由自主地就会联想起庐阳区三十岗乡。“养生水源地、慢城三十岗”,合肥西北处这一片土地,如今已成为无数人心目中的“最美乡村”。

“小康不小康,关键看老乡。”作为庐阳区城市近郊生态乡村,三十岗乡近年来凭借“生态+科技+文化”这一独具特色的乡村振兴之路,正发展成为合肥市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一张全新名片。

对合肥人来说,每年春天到三十岗乡赴一场“赏花之约”是春天郊游的必备打卡项目。
  这场“约会”起源于年的3月,那年一群城里人涌入三十岗乡,为的就是一睹“十里桃花”的盛世美颜。也是从那时起,三十岗乡村民以“花”为媒,铺下了“中国·合肥”桃花节这条致富之路。春赏花、夏吃瓜、秋收果、冬看景……“赏花经济”带来的变化是显著的,游客一年年增多,乡村产业结构不断优化,村民“腰包”一天天鼓起来了。数据显示,自年庐阳区举办首届桃花节以来,七届桃花节共吸引游客约万人次,实现旅游综合收入约.4亿元。

乡村振兴,既要塑形,也要铸*。如何铸*?用文化来振兴,用文化来引领,全面提升农村“气质”。这是庐阳区三十岗乡在践行中探索出的一条乡村文化振兴之路。

沿着乡村公路进入崔岗艺术小镇,艺术家工作室、当代艺术馆、咖啡馆、画廊……各种文化元素将一排排闲置农房装扮得韵味十足。“没想到我们这个偏僻村子,也能有这样的繁荣景象。”三十岗乡崔岗村村民丁本琪说道。就在七年前,这里还只是偏僻贫瘠的“半空心村”。

如今,崔岗艺术小镇已有38家艺术家工作室,并成功举办了6届崔岗艺术节。年,艺术家与村民共生共融的“崔岗现象”,成为安徽省唯一案例入选中宣部《全国基层宣传思想文化工作案例》。-年,崔岗艺术小镇先后荣获安徽省省级创意文化服务集聚区、合肥市首批市级特色小镇、合肥潜力地标等殊荣。年11月,“崔岗现象”又成为长三角“三省一市”(江苏、浙江、安徽、上海)*治学会年联合学术会议暨改革开放40年*治与行*体制改革案例评析研讨会上的典型案例,受到包括来自复旦大学、南京大学等单位40多名专家学者的

1
查看完整版本: 树牢首善风向标合肥这个区高质量发展成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