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市统计局发布研究报告,对最新的企业就业和工资情况进行分析,指出今年以来全市抓好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加快实施五大发展行动计划,实体经济加快发展,就业能力、就业质量稳步提高。
新兴产业成吸纳新增就业“主力*”
该分析报告包括了建筑业、商贸企业、服务业、房地产业等诸多民生领域。
从就业情况来看,上半年,全市规上企业数户,比上年同期增加户,从业人员期末人数为.15万人,同比增加6.73万人、增长4.0%。
与全省平均水平相比,合肥从业人员增速高出全省2.1个百分点,新增从业人员占全省增量的61.2%,从业人员占全省的比重由去年同期的29.1%提升为29.7%。
近年来,合肥先后创建了新型显示、机器人、集成电路、新能源汽车、智能语音、生物医药、创意文化等一批战略性新兴产业基地,从业人员和工资收入快速增长。新兴产业发展壮大,已经成为吸纳新增就业人员的主力*。
上半年,全市规上工业企业户,从业人员60.22万人,增加1.80万人。其中,战新产业户,从业人员16.32万人,同比增加1.53万人、增长10.3%,高于全市平均速度6.3个百分点。
上半年在岗职工平均工资为2.82万元
上半年,规上企业从业人员工资水平继续稳步提高,人员平均工资水平稳居全省榜首,平均工资达2.76万元,同比增加元、增长4.3%,人均工资高出全省平均水平元;其中在岗职工(含劳务派遣)平均工资为2.82万元,增长5.0%。
分行业来看,上半年现代服务业人均工资为元,高出全市及第三产业平均工资元和元,同比增加元、增长4.6%。其中,科学研究和技术服务业人均工资水平最高,上半年达到元。
民生服务类就业人数大幅增长,其中文化、体育和娱乐业,居民服务、修理和其他服务业平均工资增速居前,文化、体育和娱乐业人均工资为元,同比增长18.8%,高于全市平均水平14.5个百分点;居民服务、修理和其他服务业人均工资元,增长18.6%,高于全市平均水平14.3个百分点。
内容来源:合肥晚报
感谢您抽出·来阅读此文
更多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