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哪家白癜风医院最好 http://pf.39.net/bdfyy/xwdt/合肥那些年
/11/7
今天继续为你推出“合肥那些年”专栏
之《听许老讲巢湖过去的事情》
为你讲述第二集
《一湖荡开十二古》。
巢湖是中华大地上古老而又文明的一个大型湖泊。
几十万年前,和县人、巢县人化石现身;
有巢氏,构木为巢起源于此;
凌家滩,揭开史前文明;
南巢地,夏朝末君落户;
七门堰,汉代水利工程;
楚歌岭,勒刻楚汉沧桑;
濡须坞,飘拂三国硝烟;
古船塘,上演元明风云;
昭忠祠,激扬爱国情怀;
瑶岗村,奏响百万雄师过大江号角。
巢湖真乃华夏之奇湖,越千年而愈美;
实为一方之圣脉,历万古而长青。
巢湖流域古文化现象诸多,特点鲜明,
可谓是“一湖荡开十二古”,
今天我们就来说说这
“十二古”。
古河道
三河境内的合铜公路垮杭埠河大桥
以巢湖为中心,四周河流呈放射状,自西向东流注,入湖较大水系有杭埠河、派河、南淝河、柘皋河、白石天河、兆河水系等。经巢湖由裕溪河水系向东流出,汇入长江。其中,古施水、古栅水(南淝河、裕溪河)在郦道元《水经注》中都有记载。这两条古河水,今依然随着山势、丘陵地形左一弯、右一弯,长年不息地流淌着。
古航道
合肥母亲河——南淝河,历史上曾是南北水运的水道,
对古城邑形成与发展至关重要的作用。
宋代诗人刘攽在《巢湖湖景》中写到:“天与水相通,舟行去不穷。”以巢湖为中心形成了区域水路交通网,上承淮河,下达长江,贯穿南北的*金水道。自古就是兵家必争之地,吴、楚舟师往返穿梭;曹操与孙权大战巢湖。这是一条江淮间物资交流水路运输的重要交通航道,历史上既促进了区域快速发展,又成为南北*事对峙战略要地,饱受战火摧残,交错形成阶段性辉煌与衰落的现象。
古城
合肥古城德胜门
一座有文化的城市,有讲不完的故事,品不完的韵味。巢湖流域古城有:巢城、无为城、历阳城、庐江城、舒城、合肥城。合肥古城历来是巢湖流域*治、经济、文化中心,无疑是精品之作。水穿城中,城立湖旁,绿水环绕,湖城一色。古城面貌今虽模糊,印迹依然清晰。教弩台还是那么雄伟,明教寺念佛诵经仍朗朗回声,张辽大战逍遥津的古战场已成为今日公园,赤阑桥下姜夔还是那么痴情……小史港沉睡在东门桥下静候唤醒。古施水穿城静静地流淌,见证了城建变迁与发展。这座古城不仅具有历史的神韵,也有名城记载的史实。
它曾是在司马迁《史记》中以一都会名城首次亮相;
它曾是巢肥运河航线重要港口,因漕运和南北物资集散地而闻名;
它曾是三国重镇,南宋抗金的前哨,史籍历以“江南唇齿,淮右襟喉”、“江南之首,中原之喉”而著称;
它曾是古庐子国、合肥侯国的古都邑,明朝直辖的庐州府,历为江淮地区行**事首府而有名;
“合肥不错,为皖之中”,是毛泽东亲点的省会之城而名声大振。
古桥
飞骑桥
巢湖流域河、湖、港汊众多,“三步两桥寻常见,舟楫代步船当车”。古桥多,造型别致,有土桥、石桥、索桥、木桥、板桥、浮桥、吊桥等。名桥有:巢城老浮桥、柘皋玉兰桥.....含城观音桥、庐江盛桥、舒城杜店渡漕桥、无城状元桥、合肥的赤阑桥、飞骑桥、回龙桥……看似一座座普通而又简单的桥梁,曾演绎出多少惊心动魄的故事和传说。相传三国时,张辽威震逍遥津,孙权被袭后,骑马跃桥脱险,唐代诗人吴资诗曰:“东门小河桥,曾飞吴主骑。”后人称为飞骑桥。
古战场
张辽威振逍遥津的古战场所在地
巢湖流域南有巨龙长江,北有奔腾淮河,西邻大别山。镇守华东腹地,雄居水陆要冲,控制南北*事,应对天下大势,历来为兵家用兵之地。这里,春秋时为吴楚争雄的战略要地,秦末时为楚汉争霸之处,三国时为曹吴相争的战场,南宋时是抗击金兵的边关,明初是巢湖水*的操练场,清代是淮*文化的摇篮,现代又是富有光荣传统的革命老区和渡江战役的前沿。历史上为争夺这块战略要地,大小战争不断,战场无数。这里有鹊岸之战、逍遥津之战、濡须口之战、合肥之战、柘皋之战、三河大战....古战场遗址,每个古战场都记录着不同时期的烽火故事。
古镇
三河古镇
巢湖流域古镇因水而生,因商而名。始建于春秋,成型于唐宋,繁华于明清。一条条古朴典雅的青石板街道,一块块前店后坊的铺面,一座座造型别致的拱形石桥,一阵阵熙熙攘攘的赶集人群,组成了一幅幅古代“清明上河图”,凸显古镇昔日的繁华。历经千年沧桑,三河镇、运漕镇、柘皋镇、撮镇镇、长临镇、汤池镇等一批古镇得以完好保存。这些古镇沉淀了巢湖流域丰厚的文化内涵,具有极高的历史、艺术、教育、观赏价值,也是巢湖旅游极好的去处。
古祠堂
李鸿章兄弟所建的报恩祠
祠堂又称宗祠、家庙。“追源溯本,莫重于祠;无祠则无宗,无宗则无祖。”有名祠堂为包公祠、李鸿章报恩祠.....仅肥东县在明末清初祠堂大约座左右,今存60多座。祠堂是集建筑、雕刻、绘画、书法、文学于一体,成为一道道特定地域的历史文化风景线。
古居
巢湖*麓张家疃九龙攒珠古村落
在巢湖流域古河水岸边散落着众多的老屋,房前屋后修竹掩映,小桥流水点缀其间。那些老宅、宗祠古意盎然,青砖墙脚上的青苔青得直逼人的眼睛,让人沉静思古幽情。特别值得一提,巢湖*麓张家疃九龙攒珠古村落,刘铭传的刘老圩,还有冯玉祥、张治中、李克农等名人名居,不仅建筑风貌给人视觉的享受,而且承载着历史印记和不同年代、不同的动人故事。
古圩
巢湖北岸田园风光
巢湖流域素有“鱼米之乡”之誉。围湖造田始于三国,唐宋兴起,大面积围湖造田主要在明清时期。据《庐州府志?水利志》载,合肥左湖右山,有塘、有圩,庐江、巢县、舒城、无为故多圩田。嘉庆年间已达圩(合肥77、舒城36、庐江、无为、巢县85)。今天,古圩已形成田成方、林成网、路相通、渠相连、旱能灌、涝能排的田园风光。“桃花节”、“荷花节”、“菜花节”、“葡萄节”等农家乐旅游项目令游人流连往返。
古塔
巢湖姥山上文峰塔
古塔最初是作为佛教高僧的埋骨建筑,随着佛教和中国传统文化的融合,逐渐走向世俗,衍变出佛塔、风水塔、墓塔等不同功用特征。巢湖流域的古塔建筑于19世纪以前有6座:即姥山上的文峰塔,始建于明崇祯四年(1);长临河镇的振湖塔,建于光绪十八年();和县的万寿塔,建于三国时期,文昌塔建于明万历二十八年();无为县的*金塔,建于北宋咸平元年();舒城县的龙头塔,建于明天启元年()。每座古塔都有它独自的神韵和鲜为人知的故事。
古庙
中庙
巢湖流域史之悠悠,水之滔滔,地之灵灵,文之昌昌。此地是道教的发源地之一,道家创始人老子和周灵王太子乔、魏伯阳以及东岳泰山天仙玉女碧霞元君等,因迷恋巢湖风景来此落户。佛教历史源远流长。姥山顶上供奉的湖神焦姥庙,晋时已敕封为圣妃庙。东晋元兴元年()甘肃凉州六位高僧就来巢湖流域如方山传播佛学、建庙。自古深山藏古寺,诸寺依山而建,诸山因寺有名。如今冶父山、紫蓬山、大蜀山.....众多寺庙,宏伟壮观,已成为远近闻名的佛教圣地。
古遗址
巢县智人化石遗址
巢湖流域古遗址星罗棋布,不仅数量多,而且种类较全。全市古遗址达多处,蜀山区塘岗、肥西古埂、肥东吴大墩等古遗址,每一处古遗址犹如一本教科书,记录着丰富的历史知识。和县猿人、巢县智人化石遗址,探洞寻踪,展现远古人类的家园,巢湖流域是古人类起源地。凌家滩古遗址的发掘,证实了巢湖流域是古文明的发祥地之一,华夏文化的缩影地。
部分图片:来自网络
讲述人·许昭堂
作者:许昭堂,男,年生,毕业于安徽医学院。笔名,舒盲。原《合肥通史》编纂办副主任,现任安徽历史文化研究中心研究员,安徽《旅游﹒生活》杂志副主编,合肥财经学院客座教授,李鸿章研究会常务理事。著有《影像李鸿章》《李鸿章画传》《合肥城图志》《巢湖史话》《优生优育》,与许高彬合著《走近李鸿章》,发表《中国“家与国”起源地探析》数十篇学术论文。
听许老讲巢湖过去的事情
?END?
明天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