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在首夏,云结五彩,古庐旧地,今观风流。近日,合肥市生态环境局机关四支部联合蜀山区生态环境分局*支部组织了以“保护生态环境,践行文明行动”为主题的联学联建特色主题*日活动。
两个支部*员们首先统一乘车来到了蜀山区官亭镇参观淠河总干渠渡槽。中铁建大桥局的同志为我们详细介绍了淠河总干渠渡槽的设计理念、占地规模和建成目标。据悉,淠河总干渠是连接六安和合肥两座城市的重要供水渠道,为保证总干渠的通水不中断,将总干渠截弯取直优先建设一座可过水的渡槽天桥,这样在引江济淮工程施工前,将总干渠的水引到渡槽中,以形成总干渠和引江济淮渠两个河道的立体交叉,然后可进行引江济淮工程的大规模施工。交流过程中还了解到,建设包含淠河总干渠渡槽的引江济淮工程绝不以牺牲沿岸的生态环境为代价。不久将来,一座集过水、渡船、生态化于一身的世界级“天河”即将呈现在人们面前。随后两个支部带领大家共同参观了位于蜀山区小庙镇的引江济淮工程试验段。相传蜀山区小庙镇有一段古运河遗址,一直有着“曹操运兵粮而开凿江淮运河”的传说。根据肥西县志记载,这条运河开凿于东汉末年,当时,因为江淮分水岭阻碍,而成为“烂尾工程”。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年底以来,安徽省委和人民团结一致,大力推进引江济淮工程,致力于将“水域天堑”改造成“南北通途”,目前该试验段已成功验收。站在试验段正中端,一条长长的河道已经呈现,岸左右是碧草相映,水底偶有鱼虾绕荇。长约1.5公里的试验段是引江济淮工程“江淮沟通”的一部分,未来,源源不断的长江清流将通过这里,一路北上,输送到皖北、河南一带,同时,它还承担二级航道的航运功能。它的建设对于整个工程来说具有重要意义。习总书记曾说:“迎难而上,艰苦奋斗,久久为功,利在长远。”满眼的鸿篇巨制让*员的心里产生了冲击:欣喜于建设“五大发展”美好安徽伟大进程的昂首阔步、奋勇向前;震撼在工程一线*员群众的“水舟共济”、攻坚克难;憧憬着工程全面建成后的南北通途、绿水青山;聚力为合肥“五高地一示范”的打造添砖加瓦、“推波助澜”。这次的活动也促成了合肥市生态环境局和蜀山区生态环境分局以及省引江济淮集团公司的良好交流,联学联建特色主题*日活动不仅让我们在实践中共同学习,同时也向其他单位的同志们展现了市局良好的工作作风,受到了其他单位同志们的一致好评,为将来进一步合作交流打下基础,以*建引领工作,以交流取长补短,以活动提升能力。
撸起袖子加油干!
点亮为合肥生态环境点赞!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