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安徽省合肥市国土资源局*组召开*员代表会议,宣读中共合肥市直机关工委关于追授于建东同志为优秀共产*员的决定,号召全体*员、干部向于建东学习,争当“两学一做”模范。
于建东,合肥市庐阳区国土资源分局监察大队原队长,他去世的日子,还差1天就是年新年,人生在44岁戛然而止。熟悉他的人说:“如果不是特别敬业、尽责,他不会走上那个土坡,也就不会意外触电。”去世时,于建东手里还拿着被烧掉一半的卫片地图。
登上山坡,只为核查不留死角
时针拨回到年12月30日。当天,按照计划,于建东要和老搭档洪亚去海棠街道,进行卫片图斑外业核查,重点核查庐阳区“”号图斑。
上午9点10分左右,驱车路过橡树湾小区西侧桃花路附近时,于建东发现路侧有一座小山一样的土坡。职业敏感让于建东意识到,土坡上可能有乱搭乱建行为,他跟同事杨林打了个招呼:“我去看看上面有没有违法用地,然后再去看北边的号图斑。我从这条小路上去,你在车里等我。”
没想到,于建东这一去,便成了永别。
9点40左右,庐阳区国土资源分局副局长石接友赶到现场,见于建东倒在地上,旁边是卫片图纸,顿时,石接友泪如雨下。“那个场景终生难忘,连续两周都失眠。”
由于工作关系,三十岗乡国土资源所的崔坤和于建东每周都会见面,两个人经常一起写卷宗,加班到深夜。崔坤感叹:“本来不是去那里,或是在土坡下面看一眼就行了,但于大队就是这样一个对工作认真负责的人。”
于建东进入国土资源系统20年,大队长当了15年。市国土资源局交易办主任刘兴涛坦言,于建东的工作热情令之万分感慨,“出事那天,建东登上土坡,就是为了站得高、看得远,不留死角。”
违法用地,逃不过他的眼睛
“庐阳区违法用地都逃不过他的眼睛。”合肥市国土资源局副局长郑敏说,作为老城区,庐阳区用地历史遗留问题多,情况错综复杂。自年,于建东担任庐阳区监察大队队长后,庐阳区违法用地得到有效遏制。在历年全市卫片检查考核中,庐阳区违法用地比例最低。年,庐阳区还荣获全省节约集约用地先进县区。
取得优异成绩,于建东功不可没。石接友回忆:“每一个地块,每一个角落,北到工业区,西到大杨镇,甚至每一块农用地状况他都非常清楚。”因此,在庐阳区国土资源分局,于建东有两个绰号,一个是“百事通”,一个是“活地图”。
走企业,下农田,爬高坡,过小河……别人不去的地方,于建东都会去,一个犄角旮旯也不放过。庐阳区境内合蚌、京福等铁路线纵横交叉,于建东经常会带着卫片,沿着铁路线步行,一格一格地看。
白天看现场,晚上做卷宗。“卫片整理要加班到很晚,有时晚上七八点我都走了,他还在。”同事钟瑾回忆说,每个图斑要建档案,于建东对于所有数据一丝不苟。有时,孩子没人带,于建东不得不带着孩子一起加班,晚上,两个孩子或是旁边写作业,或是睡在旁边的椅子上。
守卫国土20年,于建东脚下的巡查线路总里程达到12万公里,相当于绕地球走三圈。
大家都记着于书记的好
于建东出殡那天,几十名村民代表,从远在百里之外的长丰县吴山镇涂郢村专程赶来,为他们的“老书记”送行。年,于建东成为第一批省委组织下派赴村的挂职干部,他来到了涂郢村挂职第一书记。
村民余正水感激地说,“水旱作物都能种,大型机器能下田,大家都记着于书记的好”。在合瓦路瓦东干渠大桥西侧,一座水电站静静地坐落在河边。涂郢村村民郑贤计指着电站说,这是于书记为村民做的又一件大事。以前,每到夏季,农田灌溉令村民很是头疼。“水位若是太低,水就抽不上来。”于书记帮着修了电站后,直接将河水提到当家塘里,一举解决了涂郢村几千亩土地的灌溉问题。
于建东走了,同事们对他身上的正能量敬佩不已,对他家里的困难十分同情。
“想不到他家庭负担这么重。”于建东殉职后,同事们才知道于建东的家庭情况,由于婚姻不幸,他一个人带着两个孩子(大女儿13岁,小儿子8岁),还照顾着两个身患重病的老人。
来源/中国国土资源报
主办单位/安徽省国土资源厅
平台建设及技术支持/安徽新媒体集团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