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肥市论坛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合肥工业大学学院介绍电气与自动化工程学院 [复制链接]

1#

学院概况

电气与自动化工程学院始建于年,经过71年的发展,如今已经成为学校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的主力*和重要基地之一。

学院设有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自动化、智能电网信息工程、机器人工程四个本科专业。具有电力电子与电力传动国家级重点学科,电气工程一级学科博士和硕士学位授予点(含电力系统及其自动化、电机与电器、电工理论与新技术、电力电子与电力传动、高压与绝缘、电气控制技术等6个二级学科)和博士后流动站;有控制科学与工程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涵盖控制理论与控制工程、检测技术与自动化装置、模式识别与智能系统等3个二级学科);电气工程、控制工程两个工程硕士学位授权点。

学院拥有国家级“新能源利用与电气控制”实验教学示范中心、省级电工电子实验教学示范中心、电力系统及其自动化校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自动化校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

学院拥有可再生能源接入电网技术国家地方联合工程实验室、高等学校可再生能源并网发电科学与技术学科创新引智基地——“计划”、教育部光伏系统工程研究中心、安徽省变频电机及控制系统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工业自动化安徽省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安徽省新能源利用与节能重点实验室、安徽省飞机雷电防护重点实验室、强电磁环境防护技术航空科技重点实验室、电动汽车与分布式能源协同创新中心等国家和省部级科研基地。学院在学科发展和科学研究上紧跟学科国际学术前沿,在新能源发电与能源互联网、复杂电系统重构与健康保障、电机系统集成设计与控制、智能系统与自动化生产线先进控制、新一代智能仪表与检测技术、信息物理系统识别与控制、新型薄膜太阳电池、高压绝缘与航空器雷电防护等研究方向承担了国家科技重大专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及面上、、、国家科技支撑等重要项目80多项,取得国家科技进步奖、省部级科技进步奖一等奖、二等奖、三等奖共21项,中国专利优秀奖1项,在国内具有较大的影响,并处优势地位。

秉承“厚德、笃学、崇实、尚新”校训,学院注重对学生思想教育、创新精神和研究实践能力的培养,我院的毕业生在社会上受到普遍欢迎,近3年来的本科生平均一次就业率达到96%,进入国有大中型企业或行业主干单位达60%以上。培养出国家电网公司副总陈维江院士、国家发改委宁吉喆副主任、华电集团董事长赵建国、一汽集团董事长兼*委书记徐平、中国移动原董事长奚国华、中国机械工业集团有限公司副总经理刘敬桢等一批行业内的杰出校友。

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

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为国家级特色专业,年通过全国工程教育专业认证。

培养目标

本专业培养适应社会、经济、科技发展需要,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具备电气工程领域专业知识、较强社会责任感、良好职业道德和综合素质,具有在相关领域跟踪与发展新理论、新知识、新技术的能力,能够在电气装备制造业、电力工业、电子信息、国防工业等行业和科研院所从事研究开发、工程设计、生产制造、系统运行、自动控制、信息处理、工程管理和教育科研等方面工作的宽口径、高素质、复合型高级工程技术人才。

专业特色

■本专业以强电为主,强电与弱电结合,电气与电子并重,软件与硬件兼备,理论研究与工程应用相融,形成“理论与实践、设计与综合、工程与创新”三结合的实践教学构架。在可再生能源分布式发电技术、新能源发电变流技术、特种电机设计等方向具有鲜明特色。

就业方向

毕业生能够在电气装备制造业、电力工业、能源工业等行业和科研院所从事研究开发、工程设计、生产制造、系统运行、自动控制、信息处理、工程管理和教育科研等方面工作。

学制四年,毕业授予工学学士学位

自动化专业

本专业始于年开设的“工业企业电气化及自动化”专业,年被评为校级特色专业,年获批教育部“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试点专业。

培养目标

本专业培养适应社会科技与经济发展需要,面向装备制造业、流程工业、电气工程、国防等领域,培养具有良好的人文社会科学素养、社会责任感和职业道德,具有扎实的自动化基础理论、基本知识和专业技能;具有较强的创新意识和工程实践能力,能够从事有关运动控制、过程控制、自动化仪表、智能系统等方面研究开发、设计实现、运营维护、工程管理、教育培训的高级工程技术人才。

专业特色

■本专业具有弱电与强电结合、软件与硬件兼备、理论与应用并重的特色,已形成运动控制、自动检测、过程控制、机器人与智能控制等特色和优势方向。

就业方向

毕业生能够在装备制造业、流程工业、电气工程、国防等领域从事有关运动控制、过程控制、机器人与智能系统等方面的研究开发、设计实现、运营维护、工程管理、教育培训等工作,也可进一步深造攻读控制科学与工程、电气工程等相关学科的硕士和博士学位。

学制四年,毕业授予工学学士学位

智能电网信息工程专业

智能电网是将先进的传感测量技术、信息通信技术、分析决策技术、自动控制技术、新能源技术、电力电子技术以及电网基础设施高度集成而形成的新型现代化电网。智能电网信息工程专业是依据国家发展战略新兴产业,针对国家在新能源、新材料、信息化等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发展需要,紧密结合国家智能电网建设之急需而开设的新工科专业。

培养目标

本专业培养具有扎实专业理论和技能,兼具较强电气工程和信息工程的综合素质和创新精神,掌握电力系统通信技术、信息采集和处理的基本理论与技术,熟悉电力系统生产运行的规律与特点、智能电网的发展动态,在新能源发电与智能接入技术、电网智能调度与控制技术、智能电网信息通信技术等方面学有所长,可以在网络化、信息化、智能化电气系统领域从事生产制造、工程设计、系统运行、系统分析、技术开发、教育科研等方面工作的专门工程技术人才。

专业特色

■本专业以智能电网为背景,引入新能源利用、微网接入技术及电网智能调度与控制技术,强电与弱电相结合,理论研究与工程应用相结合。

就业方向

毕业生具有智能电网信息工程基础理论和专业知识,能够在国家电力、能源等相关部门、科研院所、高等院校、部队、企业从事智能电网、电气工程、控制工程、通信工程和信息系统的研究、设计、制造、应用和开发工作。

学制四年,毕业授予工学学士学位

机器人工程专业

机器人工程专业是为适应国家和地方建设特殊需求,为培养机器人工程方向人才而设置的自动化类特设专业。依托学院在自动化领域和电气工程领域的学科优势,于年获教育部备案批准,同年开始招生。

培养目标

本专业面向工业、农业和服务业的机器人及智能化系统,培养具有良好的人文社会科学素养、社会责任感和职业道德,掌握坚实的机器人基础理论和专业技能,具有较强的创新意识和工程实践能力,能够从事各种现代机器人系统的研究、设计、开发、控制、集成应用、运营管理的高级工程技术人才。

专业特色

■本专业以机器人工程为背景,以掌握机器人与智能系统专业知识为主体,兼具机器人系统和自动化工程应用能力、控制理论与人工智能研发能力。

就业方向

毕业生具有机器人工程基础理论和专业知识,能够在工业、农业和服务业等相关科研院所、高等院校、部队、企业从事各类机器人及智能化系统的研究、设计、开发、控制、集成应用、运营管理和开发工作,也可进一步深造攻读控制科学与工程、电气工程等相关学科的硕士和博士学位。

学制四年,毕业授予工学学士学位

-

学院网址: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