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口*府服务热线方便快捷和迅速解决民生诉求,得到多家央媒的报道和点赞。从9月9日至10日,央视《新闻联播》和中央人民广播电台先后对其进行了报道。
▲点击图片观看视频。
9月9日晚,央视《新闻联播》栏目,以“一根针穿起民生‘万家线’”为题,报道年以来,海口整合85条部门热线,形成一个号码接听、30分钟响应处置机制的*府服务热线,让公职人员成为“跑腿”的办事员,让小问题化解在基层。
而在前几年,市民遇到噪声扰民、停水停电等民生问题,要面对85条热线,咨询、求助起来,常常感到无所适从。为此,年5月,海口将80多个部门热线统一归入“”,百姓只要拨一个号码,30分钟内就有回应。
海口明珠爱心献血屋地处市中心。每逢节假日,献血队伍排到车外十几米远,碰到高温、多雨天气,不少爱心市民直呼不方便,为此,一些志愿者搭起车外帐篷,给大家遮荫挡雨。因为帐篷占用市*道路,城市管理部门多次准备拆除。
然而,一顶小小的帐篷,牵涉到海南省血液中心、海口市市*市容委、海口市美兰区等5家单位,由于职责不清,部门间相互“踢皮球”。年7月,有志愿者拨打海口*府服务热线反映了问题。接到投诉后,海口*府服务热线按照年初的新规定,*府统一协调,涉事的5家单位联勤联动,遮阳篷被保留并将扩建。
一条热线怎么做到让多家单位既“听话”又“跑腿”?奥秘就在热线联合纪委、组织部和*府督查室建立起的多套督办工作机制,发现不作为立即问责。现在,“”热线平均每天接话量从年初的多个增加到多个,紧急件办件满意率达到99%。
海口打造综合服务热线,服务群众“马上就办”!
↓↓↓
▲点击音频,播放中国之声。
9月10日,央广报道称:在海南省海口市,“,服务找*府”已成为家喻户晓的口号。游客和居民遇到了疑难问题只要拨打*府服务热线,紧急办件半小时内处置,投诉类办件不超过48小时。“马上就办,办就办好”的服务态度,令群众满意度达到92%。
近日,住在海口市琼山区振发路的一位市民致电“”,投诉楼下的炒粉店有油烟污染。话务员接到投诉后,立刻在电脑上生成工单,琼山区*府接到工单后,指令琼山区城管半个小时内赶到现场拍照取证,同时,琼山区食药监局、工商局、环保局也相继到达现场。琼山区城管局凤翔中队相关人员说:“各个部门认定各个部门的职责,认定结果出来后,我们就会按照法律来处罚,该取缔的取缔,这件事它需要各个部门的配合。”
海口热线指挥中心
报道还提到,为杜绝多部门处理时出现推诿扯皮、不作为的现象,海口市纪委、组织部、市*府督查室联合入驻热线服务中心,同时出台了《监督考核问责暂行办法》《首问责任制度》等多个文件,居民和游客投诉的每个办件,*府服务热线中心都会电话回访,合理诉求群众满意了才能算办结,否则相关职能部门要重新处理。此外,海口市还完善网格员机制,基层网格员和各职能部门可以主动发现问题、主动服务市民游客。
海口市委常委、副市长顾刚说:“通过‘’我们能够建起*和*府和百姓之间的连心桥,转变*府职能,把以前百姓有事情找*府变成百姓有事情来指挥*府,*府主动上门解决问题。”
海口市*府服务热线
为何如此受央视、央广青睐?
我们先来看看成绩单↓↓↓
办事容易了
群众的信访问题也减少了
↓↓↓
在海口市*府服务热线
有升有降的大数据背后
始终在提升的是市民的满意度
海口市贯彻落实省委提出的“健全城市社区功能、提高城市信息化管理”的要求,把作为提升城市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重要途径,作为深化大研讨大行动的重要载体,坚持人民为中心,像“绣花”一样精细管理城市。
这根“绣花针”
海口如何穿起民生“万家线”?
除了数据“说话”
他们也有发言权↓↓↓
确保打得通
问:有难事会找谁?
市民吴崇才
!只要打电话就有人接,接了就能办事。有些事比如噪音之类的不知道找谁,打了管用。
问:以前打过吗?
市民吴崇才
我以前不爱打,打过一次,还特别难打通,我就放弃了。
问:说说现在为什么好了?
市民吴崇才
年6月28日,我看到有人在琼山五小附近乱发传单,造成路面不整洁。我就拍下照片发到海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