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肥市论坛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拯救合肥刚需政策出台摇号需公正,无交易 [复制链接]

1#

重磅消息

刚需优先选房

不得深夜开盘

对购房人进行抽样调查……

合肥刚需也需要这样的救命*策!

3月15日晚,武汉市房管局发布《关于进一步加强商品房销售全过程监管的通知》征求意见稿、《武汉市刚需人群首次购买新建商品住房优先选房操作规程(试行)》征求意见稿。

总结起来有几点:

1、针对人群刚需人群

无房+符合限购+购房之日起三年内无住房交易才符合优先选房条件!

2、房源范围

预售备案低于元/㎡,建筑面积低于㎡,不少于40%纳入优先选房。

3、公正摇号、不得深夜开盘

人数多于房源公正摇号+取得预售证10天必须销售+销售时间9:00-20:00。

这个*策是否能解救武汉一大批刚需群体,仍需要时间检验。而其他各大中城市,尤其是合肥能否借鉴武汉的新*策,从而缓解供求矛盾,维护市场正常秩序?合肥刚需买房真的不容易!

高价盘没钱买

年合肥36个新盘,其中楼面价超过1万/㎡的便有25家楼盘,楼面价超过1.5万/㎡的楼盘有11盘,楼面价超过2万/㎡的楼盘有2家。

目前合肥较为火热的盘子大多是16年之前拿地的,因为地价较为便宜,加上限价控制,入市价格较低。但是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些楼盘房源渐渐卖完,曾经的低价盘不复存在。

表中楼面价过万的楼盘中:

旭辉新站项目已公布案名;建发雍龙府已备案元/㎡;金科博翠天辰已备案元/㎡;碧桂园中堂已备案元/㎡;滨湖金茂悦已备案元/㎡;万科未来之光已备案元/㎡;世茂国风已备案元/㎡。

面对汹汹而来的新房,均价已经破2万/㎡的情况下,刚需已经不太敢再把目光投向新房市场了。

限价盘不好买

目前合肥将有一些限价盘将陆续清盘,对于资金不充裕的购房者而言,看似是留在合肥的最后机会。目前合肥刚需都在盯着这些楼盘:

但是这些楼盘真的能买到么?全款、禁止使用公积金、号头费,等等条件像一座座大山。而好不容易有购房资格的时候,发现套房源,有0个家庭来争抢。

1

认筹人数太多,成功比例太低

在合肥买房的人,没感受过也听说过买滨湖“神盘”Y盘的幸酸。该盘首创了“七星彩”筛选客户,几千人抢房在会展中心开盘的盛况至今难忘。最近,该盘又有计划加推,区域抄底1.35万/㎡的价格让人心动。

类似于Y盘的例子还有很多,超高性价比的他们无一例外被刚需和投资客竞相追逐,但是真的买不到!暗箱操作不合理的现象比比皆是。

2

收取号头费

滨湖区某W盘,在-年的时候,强制额外收取购房者18到48万不等的费用;经开区某Y盘,还未开盘的新房交给中介代理,咨询后统一要求收取15万的号头费。

有网友跟笔者详细说过,他去滨湖买房,一名经纪人带着他前往该楼盘F区4号楼看房,根据不同面积的户型报出了“号头费”。平方米的新房,单价1.42万元,再加上“号头费”22万元,合计万元,折合每平方米约元;94平方米的,“号头费”17万元;平方米的,“号头费”28万元。

3

变相加价

价外加价的形式就多了,号称多给你装修、给你个学区位、给你个XXX……反正就是多给你东西,而实际情况也给你说好,是什么都不会有,你要买就买,不买再见。

捆绑车位,更有甚者“买房送车位”,结果是羊毛出在,本来万的房子,购房者要花万才能买得到,这20万就是“送”的车位。

合肥捆绑车位的现象屡禁不止。某B盘业主投诉,买了6#住宅之前,被逼以36.5万的价格购买车位;在*务区A楼盘如果要买房,就需要先购买一个车位,车位的价格为19.8万元;庐阳区R盘捆绑车位,必须交25万买车位才能优先选房……

4

公积金不给用

目前仍有不少开发商不给购房者使用公积金,更准确的说是不想让购房者使用公积金。原因很简单,引用肥西县*府在市长信箱的原话就是“由于公积金按揭贷款要求工程形象进度达到2/3以上,正常的楼栋建设约6个月左右方可达到,且报批流程复杂,按揭放款速度慢等因素,导致开发企业不愿意与公积金中心合作。”

近日,合肥市房产局与市住房公积金管理中心联合集中约谈了8家投诉较多的房地产企业相关负责人。

约谈会上提出了具体的意见和要求:各企业作出不拒绝公积金贷款的书面承诺,并在售楼现场公示;各企业要加强对销售人员的*策宣传,不得虚假宣传,或误导购房者。

5

备案难贷款成本上涨

有购房者投诉,于年3月中旬购买庐阳W盘,并于年3月交清首付款,签订预售合同。截止目前,该房屋仍未在房产局网签备案,无法签订房屋购买合同,户口无法落地,导致小孩无法上学,且当时房产商与银行均承诺9折利率,因无法签订合同,利率已上浮20%,损失重大,小孩无法上学,非常担忧。

这也是广大购房者,尤其是刚需群体所纠结的。在高房价的基数上,每上涨1%的利率,多给银行的利息都是数以万计。

武汉新*

带给合肥的思考

笔者觉得,武汉这也算是一个信号吧。调控的力度现在是保持而不是继续继续加压,在保持现有成果的前提下,调控也在寻找微调之道,补偿刚需。

那么问题来了,如何不伤害刚需呢?

无外乎两点,一是保证刚需的购房资金,二是要尽可能保证刚需有机会买到房子。

保证刚需的购房资金,又分为两点:

一是要让刚需的3成的首付做实。现在很多楼盘3成的首付基本上是虚的,即使是首套房都要付出5成乃至6成的首付甚至全款,首付比例的大幅攀升是刚需买房无法逾越的大山。

二是首套房贷利率不能再涨了。现在首套房贷利率已经非常接近二套房贷利率,差别化信贷保护刚需抑制投资投机基本变成了一刀切了。

武汉的做法主要有两点,一是公证摇号,二是定向配比。备案均价低于1.8万,建面低于平米的房子,在对外销售时必须采取公证摇号的方式,而且必须保证40%的房子纳入优先选房范围。

不出意外的话,在武汉,一房难求的局面将大为缓解,很多刚需今年有希望只出3成首付就能买到房子。

房地产“一城一策”的效果的确要比部委发文效果要好得多,毕竟它是针对地方具体的情况推出的,武汉这次的公证摇号保证40%房源分配给无房家庭,才算是真正有点保护刚需的味道了。

合肥楼市,武汉已经做出榜样了,你到底什么时候跟进?

主编论市

合肥新地产主编王琦

“市场制”还是“市长制”,这是个问题!

在快速城市化发展的今天,中国的城市房地产市场始终面对市场化和民生化这一对矛盾。从市场化的层面来看,追逐利润最大化,是房地产市场主体开发企业无可厚非的合理要求;从民生化的层面来看,房价上涨过快、房价收入比持续走高,是导致大中城市、尤其是一线城市“居者无其屋”的重要原因之一。我把青春留给了城市,城市却留不下我!

目前,在大多数城市房地产市场中,如何有效抑制房价过快上涨,让更多市民买得起、住的上房子,成为房地产市场和城市管理者共同面对的一道难题。武汉此次出台的新*,无疑在很大限度上保障了城市中低收入的刚需性群体的购房资格,确保了他们在中低价房源购买机会上的公平性,最大限度的避免了投资、投机性群体对于中低价位房源的侵占和挤压。从购房者的角度来看,此举着实值得拍手称快;从行业的角度来看,则需要问几个问题了:行*命令式的调控手段,是短期行为还是长期制度?市场的问题是交给“市场”来解决,还是交给“市长”来解决?市场化和民生化的矛盾究竟该如何化解?

有幸现场聆听任志强任总的一次演讲,演讲中任总提出了中国房价统计中“平均数”和“中位数”的问题。任总指出,目前统计管理部门和市场上大多采用的是“平均数”的概念来描述房价,在这样的一个评估体系下,降低平均数的最有效方法往往就是压低最高房价,从而保持“平均数”的稳定性。而在“中位数”的评估体系下,管理部门对于“中位数”以上的部分采用市场化方式管理,根据市场上改善、享受、奢侈型购房需求合理定价,参考土地和产品价值,稀缺房源价高者得;对于“中位数”以下的部分则要引入相关刺激和保障制度,让城市中低收入群体也能够有房可住。

楼市安徽阳春三月送好礼

活动时间:

3月5日08:00-3月31日18:00

活动奖品:

一等奖:价值元的毛巾礼盒四件套一件(不允许代领)

(图片仅供参考)

参与奖:最新合肥楼市地图一份(留下联系方式,会有工作人员联系你,邮寄送出)

主办单位:

新地产交易网

活动及兑奖说明:

每人每天3次机会

1、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