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上方"蓝字"
*山区龙门乡龙源村石河坑组是典型的山区、库存、革命老区,也是太平猴魁的重要产区之一,由于位置偏远,交通闭塞,多年来村庄环境脏乱差和基础设施建设滞后的问题无法得到有效解决,严重制约了当地的产业发展。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路上必须完成农村人居环境整治这项硬任务,这也是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第一场硬场。为此,龙门乡*委*府为解决石河坑组村庄整治问题,集中人力、财力、智力,持续推进“三大革命”,短短一年,老区面貌就焕然一新。
“万事开头难。”石河坑全村51户人,村民们思想保守陈旧,常年使用旱厕、垃圾随意扔至河沟、柴火乱摆乱放是他们早已养成的生活习惯。村两委干部第一次上门征求意见时就遇到了不少阻力,村民们不愿意打破原来的生活方式,担心出了钱出了力却看不到效果。眼看整治进度停滞不前,既是村民组长又是*员的吴长明第一个走出来签下了人居环境整治承诺书,“我是*员,我不带头谁带头?环境搞好了大家住得也舒心,等到茶季,干净又漂亮的村子,一定会吸引更多的外地茶商来这品茶买茶。”
*员带头干,村两委干部们也更加有信心,于是便有了一次特殊的主题*日、户代表会和学习参观。整治工作开展初期,龙源村*总支带着村里的*员们清理陈年垃圾、规整乱堆乱放。整治工作开了好头,村两委又及时召开了户代表会,在征求意见的基础上给每户村民制定了个性化的整治方案,还带着部分村民赴周边环境整治优秀村参观学习,现场去感受环境整治给产业发展、百姓增收带来的变化,村民们看在眼里乐在心里。
功夫不负有心人,仅半个月,村民们就积极配合参与到环境整治工作中去,纷纷承诺将自觉落实卫生“三包”、垃圾入桶,还主动承担起村内河道卫生的清理和村组道路的路面保障。随着近万元扶贫、移民、人居环境整治和四好农村路等民生工程项目资金陆续到位,村内基础设施建设也提上日程,大家赶工期、抓进度,3个月内,先后清理垃圾吨,配备垃圾桶45个,无害化卫生改厕44户,拆除余房平方米,更换彩钢瓦平方米,清理修复沟渠米,新建茶文化广场一处、生态停车场两处,完成村庄入户道路硬化米,延伸道路硬化1米,农村饮水安全也得到巩固提升。
“以前进村的路又窄又颠,我骑三轮车就摔过很多次,现在小汽车都能开进来,茶季卖茶就方便多了。”“这个卫生厕所很干净,原来天一热村子里臭气熏天,年轻人都不愿意呆在家里。”“我家院子原来是篱笆圈的,一到下雨天脏到没法出门,现在这个水泥院子又大又宽敞,可好看了。”村容村貌的巨大提升,让村民收获了更多的幸福感,他们对未来也有了更多的期盼。近日,当我们再次走进石河坑,村子两旁的高山茶园上粘虫*板星罗棋布,村书记汪斌介绍到,“环境好了,交通畅了,老百姓都是受益者,今年茶季前,家家户户都成了环境整治和产业发展的‘急先锋’,你争我赶,把房前屋后打扫得更干净一些,把粘虫*板插得再仔细一些,都想着等到太平猴魁正式开采,用焕然一新的家去接待茶商,让茶叶卖个好价钱。”
长按识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