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肥市蚌埠路第二小学简介
合肥市蚌埠路第二小学始建于年,瑶海区首批认定的“甲级管理学校”之一。处于合肥市一环路与长江东路交口,原址位于长江东路号,现搬迁于长江东路号。占地面积平方米,校舍建筑面积平方米,学校设有32个教学班,学生人数名,教师人数75名。
学校多年来一直加强师资队伍建设,构建教师专业发展支持体系,提高每一位教师教育教学能力和教育科研水平,培养“有理想信念、有道德情操、有扎实学识、有仁爱之心”的高素质专业化教师队伍。通过抓教科研,促进全体教师整体素质;搭舞台,让中青年教师迅速成长;构平台,使骨干教师越趋成熟。
校长张令是合肥市“优秀校长”、合肥市“优秀教育工作者”,夏燕老师是合肥市第三批“骨干教师”,张洁、汪庭云老师是瑶海区第三批学科带头人,王荣、丁蓉、周本阔、宣轩、夏燕、陶红、方璟淑、王梅、叶丽莉、宣怡老师是瑶海区第三批骨干教师。宣怡、周本阔、夏燕、路知、丁蓉、郑晓洁、商常宝、吴春华、郝娜、方璟淑等老师先后获得全国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说课大赛一、二等奖,周本阔老师获得安徽省小学信息技术优质课暨基本功竞赛二等奖,束映雪老师获得合肥市小学语文课堂教学评比一等奖,在年瑶海区第七届中小学教师课堂教学评比中,四名教师获得一等奖。
近年学校先后被评为“全国青少年文明礼仪教育示范基地”、“全国青少年普法教育先进单位”、“安徽省家教名校”、“合肥市依法治校示范学校”、“合肥市家教名校”、“合肥市平安校园”、“合肥市特色学校”、“合肥市绿色学校”、“合肥市语言文字规范化示范学校”、“合肥市素质教育示范学校”。
办学理念:以生为本,以师强校,科研兴校,神采飞扬
办学思想:以体促德,以德促学,以学促长,以长促扬
校风:励志、明礼、求真、创新
教风:尚德、博学、严格、奉献
学风:自信、睿思、合作、乐学
学校特色:“绳”采飞扬
学校精神:“跳”出精彩人生
学校特色:
学校地处老城区,外来进城务工人员、父母双职工的家庭较多,孩子们在完成作业的情况下就无人看管。学校与社区认识到这种情况的紧迫性,与辖区凤阳一村社区“快乐家园儿童俱乐部”和三里三村社区“儿童小剧社”合作共建,为学生在节假日和课余时间提供一个良好的学习、活动场所。
我校原先受到地理位置和空间的局限,学生很难进行比较复杂的体育活动,经过多年的认真的探索和讨论,也为了加强学校体育工作,最终选择以开展跳绳活动为突破口,发展学生体育活动。
多年来,以“跳绳”作为学校体育特色硕果丰硕,年1月,五(1)班20名同学,创造了中国大众体育记录,他们连续集体跳长绳达次,《中国体育报》、《新安晚报》、《江淮晨报》、《合肥电台》等多家媒体进行了专题报道,社会影响力较大,年获得合肥市中小学首届“强健体魄磨练意志”特色展示活动特等奖,还在瑶海区举办的中小学生冬季跳绳比赛中,近九年中,六次(另外三次均获前三名)站在最高领奖台上,形成了一定的传统。
学校依据内涵发展的需要,通过多年开展的跳绳活动,逐步形成了以“绳”采飞扬为载体的学校办学特色。其“‘绳’采”凸显以跳绳体育传统项目为主的学校体育;“飞扬”指结合德、智、体之间的内在联系,通过抓体育,提取其中的德育、智育因素,促进学生全面和谐发展。
“‘绳’采飞扬”与教育教学实践互相渗透,引导学生把在体育活动中培养起来的各种优秀品质、行为习惯迁移到学习上,发挥刻苦攻关的精神。把参加跳绳活动中的场面、感人情景、好人好事作为习作素材,用跳绳比赛中的有关数据、案例编拟数学习题。
各科教学融合跳绳训练中的“低入门、中巩固、高发展”方法,精讲多练,改革课堂教学,提高教学效率。以“绳”采飞扬特色文化节为主的特色活动的开展,师生逐渐养成创新思维,团队合作的行为习惯,推动了学校教育教学飞速发展。
学校各项工作呈现出蒸蒸日上的态势,获得了较高的社会声誉。特别是教育教学成果丰硕,年达次,年达人次,特别是年以来,连续三年在合肥市青少年信息学奥林匹克大赛荣获团体三等奖,孔令宇、张正成、钱善民同学在年安徽省青少年信息学奥林匹克大赛荣获一等奖。
学校logo
扫描